内容简介:本书在客观论述中国科举简史的基础上,本着实事求是的历史唯物主义态度,尽量对我们先民发明的这一重要制度作出较为公正客观的评价,纠正以往的反说与戏说,使读者了解科举不仅有其局限和弊端,也有其长期存在的原因与价值。科举与中国1300年间大部分精英人物和所有地区密切相关,科举不仅造就了“范进”和“孔乙己”一类的儒生,也选拔了包拯和林则徐这样的政治人才,以及韩愈、朱熹和蔡元培这样的教育人才,既有吴敬梓和蒲松龄这样的科场失意者,更有白居易和欧阳修这样的科场成功者。本书深入浅出,将科举制度和科举文化熟练地把握并消纳内化之后,以较清新晓畅的文字叙述出来,以期达到雅俗共赏,学术性、思想性与可读性兼具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