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人是天生的群居动物,却无往不在冲突之中。自人类世以来,全球流动性持续增强,信息技术让人互通有无,但世界似乎正趋于极化和保守,隔阂和纷争不断。 今天,持不同立场的人们还能进行有效的沟通和合作吗?人类的道德是否真的在沦丧?或者,让我们追问一个根本问题⸺人类社会是如何走到今天的? 在本书中,德国哲学学者汉诺·绍尔以考古学、人类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研究为工具,探讨人这个物种的善恶标准和规范如何随着群体规模、制度变迁和技术变革而演进。 从人类学会直立行走到突飞猛进至当下的世纪,全书由远至近地展示了7个关键的转变:500万年前人类以及群体合作的诞生、50万年前惩罚机制的出现、5万年前文化的进化、5 000年前不平等的发明、500年前现代社会的产生、50年前对少数群体权益的呼声以及过去5年觉醒文化的兴起。 通过梳理价值观、准则、制度和实践的深层历史,绍尔提供了一部重塑人类道德思考的启示录。他提醒我们,当今的社会形态只是人类“善”与“恶”漫长演化的最 新环节,而在表面的分歧之下,大多数人基本上仍持有相似的价值观,即重视合作、自由与安全,这将成为我们重新理解彼此的新基础。
一本杰出之作,孤立的人无善恶之分,善恶是群体规范的选择,是协调合作还是破坏逐利。人从树上下来,来到草原,面对更大更多的威胁,被迫结成群体,抱团保命。破坏合作的人,会威胁群体其他人的生存,这就是恶。合作的人暂时牺牲自己的小利,却保障了群体的利,这就是善。数百万年的文化积累,演化和自然选择,我们自我驯化,合作,互相监督,惩罚不合作者,驱逐,甚至杀死他们,合作已刻入我们的潜意识。孔子谈仁,孟子说人有善端,是从人的情感出发,是文化和遗传对我们的作用。西方人讲的自私的基因,利己,是理性思考的结果,也是对社会规范对个体自由平等压制的反抗。西方现在对边缘人群,如GLBT,投入了大量的关注,虽然名义上是个体的权利,但人终归是群体生存和竞争,危害到群体利益时,必然是恶。这个边界在哪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