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这是一段通过聊天改变汉末三国历史走向的史实。 本书通过对一场场聊天的细致描述和深入剖析,全景式地展现了刘备及其追随者们如何从幽州到徐州、从荆州到益州的曲折创业期,赤壁获胜后借失荆州、夷陵惨败、北伐南征的艰难守业期,以及蜀汉政权汉中失利、成都出降的无奈败业期。 “喜怒不形于色”的刘备留下的聊天记录并不多,但几乎每一次聊天都意义非凡,都意味着一些变革的发生。与太史慈的一番对话,为何觉醒了当时的平原相?青梅煮酒畅饮间,刘皇叔为何惊慌失了态?“隆中对”是知名的,但为何又是致命的?刘琦求计诸葛亮,上楼抽梯为哪般?对于鲁肃“借荆州”的创新提法,孙权为何点头称是?取益州与守信义这一对矛盾,刘备如何由庞统的“权变”理论中找到解决之道?白帝托孤中暗藏着何种转折?《出师表》中埋藏着哪些精妙设计?对于魏延兵出子午谷奇袭长安之计,为何诸葛亮的评价是“悬危”?为何与后主的一番对话后,大将军姜维竟然大气不敢出,自此常驻沓上?乐不思蜀中,又掩藏着刘禅这个亡国之君怎样的秘辛? 在这段纷繁的历史之中,每一段的聊天均含义深刻,影响至远,但这些聊天到底改变了什么,又如何有意无意间促成了改变?作者条分缕析,一一道来。
从每一次对话中深入分析人物的思想和现实的环境,还是挺有趣的。蜀汉政权属于典型的被《三国演义》小说拔高了,历史中问题实在太多(不过也有可能正是因为优缺点都多,才有人味,才被人喜欢)。比如刘关张三人亦主亦兄,估计每个君主都希望有自己的关张,每一个臣子也希望有自己的刘大哥。但是历史上刘备太过于感情用事,张飞醉酒失徐州,关羽胡作非为(绝不是大意)失荆州,如果说关羽张飞是蜀汉政权的创造者之一,那蜀汉政权的毁灭这两人要负不可推卸的责任。刘备用人水平和刘邦比,差距还是太大了,刘备太感情用事,刘邦则是不管什么时候,永远能做出最理性正确的选择。还有诸葛亮,现在互联网上吹丞相就是政治正确。作者分析的就相对客观,隆中对看似完美,实际上有很大问题,最重要的就是占领荆州和结好孙权是互斥的,孙权也把占领荆州当做国策,你根本不可能二者兼得。其次攻打益州的正当性问题,也是从蜀汉建国一直困扰到蜀汉灭亡。……蜀汉也是同理,蜀汉后期在刘禅黄皓姜维的折腾下,“民皆菜色”。当年刘璋投降都说我们父子对益州人民无益,不愿再兴兵折腾益州人民。可是谯周说服刘禅,都是从刘禅受不受辱,封不封赏,能不能过好日子考虑,以刘禅为代表的统治阶级压根就没考虑过蜀汉人民,你要以“爱国”来要求蜀汉人民和谯周是不是有点过分了(不过谯周他也作为统治阶级一员,毕竟也是利益阶级,拿老百姓标准要求他也不行,说他出卖了蜀汉也不冤)。总之这本书还是打碎了《三国演义》的滤镜,告诉你真实的刘备,诸葛亮,蜀汉是什么样子的,挺适合作为三国的进阶读本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