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5 家里有婴幼儿的应该扔掉电视

相比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电视实际上是更大、更狠、更隐蔽的敌人。

即便在智能手机时代,电视依然是家庭中最普遍、耗时最多的屏幕。2017年的一项调查发现,42%的美国家庭总是开着或者大部分时间都开着电视。到2020年,这个比例提高到了64%。即便电视的作用越来越多被当做背景声或者背景画面,但调查研究表明,这并不削弱它对大脑的实际影响。

如果家里有成长中的小朋友,那么,我认为把电视消灭掉是极其划算的。如果舍不得那台电视,那么将来给孩子报再贵的辅导班,上再贵的国际学校,事实上都没用。电视真的“降智”,且潜移默化地持续“降智”。

有个典型的案例。20世纪末,欧美国家曾流行各种号称寓教于乐的幼儿教育节目,如美国的《爱因斯坦宝贝》《莫扎特宝贝》《伽利略宝贝》《莎士比亚宝贝》,英国的《天线宝贝》等,风靡一时。其中《爱因斯坦宝贝》获奖无数,巅峰时期这个节目出现在三分之一以上有两岁以下儿童的美国家庭之中。2001年,这家公司被迪士尼高价收购。

2007年,《儿科》杂志发表了一篇论文。研究人员召集了一千多名两岁以下婴幼儿的家长,对他们的孩子的观看习惯进行了调查,并做了一个简短版本的语言测试,旨在评估儿童的早期语言能力。数据显示,婴幼儿每天观看1小时视频内容,语言习得能力就会显著下降,越小的孩子受影响越明显。也就是说,看这类幼儿教育节目的孩子,学习语言的能力不仅没提升,反而有证据表明他们落后了。

这篇论文引发了热议。2007年8月出版的《时代》杂志激烈批评了《爱因斯坦宝贝》及类似的节目,最终,迫于压力,迪士尼史无前例地提出为家长们购买的DVD退款。

节目制作方和家长都误解了一件事,以为幼儿目不转睛地盯着屏幕意味着他们正在全神贯注地学习。对某事极感兴趣和全神贯注,本身并不保证学习和学习效果。这很好理解,沉迷游戏或者赌博,就是在兴致盎然、全神贯注地做一件百害而无一利的事情。

面对屏幕,婴幼儿倒确实是全神贯注的,因为不断变化的“光”和鲜艳绚丽的“彩”是所有视觉动物共同喜欢的。明亮跳动的光影、绚丽的色彩、不停变动的画面和夸张、梦幻的声音,的确同时占据了幼儿多个输入器官(眼和耳),但在他们的大脑中,有意义的学习并未发生。注意力全被占据了,大脑却不仅没有发展,反倒因此受损。

婴幼儿在相当长一段时间里,无法理解在二维平面里展示的三维世界。如果你有与两三岁孩子视频通话的经验就知道,他们会反复绕到大人举着的手机后面去找屏幕里的人,哪怕大人已经对他们解释过若干次。他们缺乏将屏幕上的信息转化为对自己所在的现实世界有意义的知识和认知技能的能力。

我们家孩子成长的环境里,压根儿就没有电视。我个人比较容易做到这点,因为从1986年以后我就再没看过春节联欢晚会,后来所有电视节目都不看了。所以我们家在彻底去除孩子成长环境里的电视这方面,一点儿都不吃力。

孩子15岁前不看电视,真的一点儿坏处都没有。不会错过什么,更不会失去什么;相反,大脑健康茁壮成长,尤其是大脑皮层健康茁壮成长,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退而求其次,10岁之后,如果孩子要看电视,建议 只看纪录片 。现在的纪录片拍得的确棒,好纪录片多到看都看不过来,在大脑发展相对健全之后,看纪录片不算浪费时间、浪费青春。有位朋友把我的这个建议进一步修改为“只看英文纪录片”,我觉得也有一定道理。

注意,千万不能区别对待。不能父母的卧室里放着个电视,大人天天看,却不让孩子看。这种不公平会积聚起来,最终变成失控的逆反。别试,天下就没有打得过孩子的父母。

再退一步,如果就是觉得有些剧集、有些节目必须看,也不是没有办法。建议:

大家一起坐下来,聚精会神地看。

手机静音,水和杯子提前备好,中途不要上厕所,尽量保持安静,不相互说话——就像全家在电影院里看电影一样。好故事、好节目很多,如果必须看,也值得给予与它们对等高质量的尊重,不是吗?专心致志,沉浸一两个小时甚至更长时间,不仅是很棒的体验,而且是一种锻炼,这一点我们后面还会提到。

即便家里没孩子,电视这东西其实也没什么不能割舍的。我们不会因此错过什么,相反,花很长时间看电视才是错过重要东西的原因之一。不管主观上是否认同,事实就是事实。不看新闻、不看综艺、不看剧集,哪怕完全不看,都不会有任何实际影响。 7CD/SAIi7TOjZWmou9jfITd/fL2LMdt1zSjPJ7KrVeTPhPHOFKCneswiC794vgW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