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实验十一
自主设计实验

实验目的和原理

结合病理生理学动物功能实验,查阅文献、提出问题进行实验设计,也可在经典实验基础上提出改进(如新增检测指标)。实验过程需涉及动物,运用所学的动物实验操作技术,可使用BL-420生物机能实验系统进行血压、呼吸、心电等指标采集,也可扩展运用形态学、分子生物学等方法。通过设计和实施实验,深入探究特定疾病状态下机体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异常变化及其机制,亦可结合临床进行治疗并分析其机制。最后记录并分析数据,解释结果得出结论,完成一套完整的科研流程。该设计模拟真实的科研过程,通过确定选题、实验设计、方案评审与优化、实验过程、数据分析、讨论、撰写实验报告,学生能够深刻理解疾病的本质,显著提升其科学素养,锻炼其文献检索能力、动手操作能力、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未来科研或临床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实验步骤与要点

1.确定选题 选择与所学病理生理学理论知识紧密相关的、机制相对清晰且在实验室内可模拟的疾病模型。

查阅相关常用实验模型的建立方法,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关键指标。基于机制和文献,提出一个具体的、可验证的具有创新性的科学问题,例如:“静脉注射氯化钾溶液对家兔心电图T波高度和心率有何影响”,根据问题和机制,提出可检验的假设,如:“静脉注射氯化钾会导致家兔心电图T波高尖和心率减慢”。

2.实验设计

(1)实验对象:选择合适的实验动物,如家兔、小鼠等。

(2)实验分组:如实验组、对照组等,根据统计学要求和实验可行性确定每组动物数量。

(3)内容与指标:描述建立疾病模型过程(必须可操作、可重复),包括麻醉、手术准备、基础值记录、造模过程,各指标观测的时间点(如造模前、造模后),使用的药物(名称、浓度、剂量、给药途径等),使用的设备等。明确实验中需要测量的关键指标(如血压、心率、呼吸、体温、心电、特定血液生化指标、器官组织形态等)。

(4)数据分析:使用的统计分析方法,如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性分析等。

(5)可行性评估:所需的仪器设备、试剂、动物可获取性,整个团队对操作技术难度(尤其是复杂手术或精密仪器操作)的掌控性,实验所需时长合理性(如手术时间、观察时间等),动物、试剂、耗材费用的经济性。

(6)伦理与安全

1)动物伦理:遵守“3R”原则(替代、减少、优化),设计时尽量减轻动物痛苦,减少动物使用数量,明确麻醉、安乐死方案。

2)生物安全:涉及血液、体液操作需注意自身防护(手套、口罩、消毒),锐器处理规范。

3)化学品安全:了解所用试剂的安全信息,注意自身防护。

(7)撰写实验设计方案:格式规范,包含标题、背景、目的、假设、材料方法、预期结果、参考文献。

3.方案评审与优化 首先在班级内汇报设计方案,接受同学的提问和建议;然后进行教师点评,教师从科学性与合理性、可行性与安全性、对照设置、统计学方法、成本和时间等方面进行评审,最后将收集的意见及建议进行汇总和完善。

4.实验过程 按照方案清单准备所有仪器设备、试剂、耗材、动物等。条件允许,可进行预实验。严格遵守动物伦理和操作规范。准确记录时间点、给药量、观察到的现象(尤其是异常情况)、原始数据并注意做好备份。团队分工明确,协作顺畅。

5.数据分析 将原始数据整理成可分析的格式(如Excel表格),按要求计算平均值、标准差等,进行统计学分析,判断差异是否有显著性(P值)。结果以图表(如折线图用作显示指标随时间变化情况、柱状图用作比较组间差异)显示或文字形式客观描述观察到的现象和统计结果。

6.讨论 解释结果是否支持最初的假设,分析支持或不支持的原因,结合病理生理学机制进行深入探讨。对实验中出现的意外或与预期不符的结果进行合理解释。分析实验设计的不足之处,简要总结实验的主要发现,回答研究问题。简述该实验对理解疾病的本质及临床实践的意义,提出未来可以深入研究的方向。

7.撰写实验报告 按照科技论文格式(引言、方法、结果、讨论、结论、参考文献)撰写完整实验报告。 IaUuY4WMTzWe1BG1gDmj4U90UwAdueXw6i5YcvJqwjGKcYdhdOGtC0IhHEPtpbR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