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三、产业发展与种植状况

1.番荔枝产业发展

番荔枝主栽国家广泛分布于非洲、美洲、亚洲与近太平洋的热带地区。秘鲁、墨西哥、巴西、古巴、美国等地广泛栽培,亚洲地区以印度栽培最多,其次是印度尼西亚、菲律宾、越南、泰国等地。我国番荔枝属于新兴外来特色果树,近年来规模种植得到较快发展,但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仍然有限,以本土鲜食销售为主,难以满足市场需求,只有极少数出口。番荔枝经济效益可观,目前我国市场销售的果品主要来源于我国台湾和泰国,其中从台湾地区进口占到了95%。

中国持续的消费上升趋势带动了人们对高品质水果的需求,优质的水果品类格外受市场青睐。番荔枝甜度较高,比较适合亚洲人的口味,近年来番荔枝需求量快速增长,在中国有庞大的消费市场。

番荔枝对种植气温要求较高,且要求冬季无霜冻。在中国无霜区较少,据统计,中国无霜区耕地面积占国土面积不到1%,可见提高番荔枝单位栽培面积的产量尤为重要。此外,番荔枝不耐贮存,运输存在一定的问题,南果北销路途遥远,但随着冷链物流的发展,制约番荔枝产业发展的运输问题将得到解决。

2.番荔枝种植状况

中国番荔枝引种历史悠久,中国以台湾栽培最早。中国古籍如《岭南杂记》《植物名实图考》均有记载,在广东、广西、海南、福建、云南和台湾等地引种栽培。

早期我国番荔枝多为引种试种和零星种植,广东番荔枝栽培以澄海樟林最早,据考证为18世纪中期由旅泰华侨传入,广东东莞虎门镇的番荔枝为100多年前一位旅越华侨传入。1953年福建漳州从泰国引入杂交番荔枝,自20世纪60年代起,台湾、广东和福建等地相继从以色列、澳大利亚等地引进圆滑番荔枝、牛心番荔枝、‘吉夫纳’番荔枝、刺果番荔枝、‘AP’番荔枝、伊拉麻番荔枝等。其中20世纪80年代,我国华南地区从澳大利亚引入优良品种‘AP’番荔枝,该品种具有果大、品质优、抗寒性强和早结丰产的优点,至今仍在生产中被广泛推广和应用。20世纪90年代,在广东澄海樟林和东莞虎门等地开展了番荔枝规模种植。近10年,在我国广西、福建、海南、云南、贵州等地逐步发展为较大规模的番荔枝商业种植。

目前我国番荔枝主要栽培区包括台湾台东、屏东、台南、高雄,广东汕头(澄海)、东莞、中山、珠海、湛江、江门、阳江、茂名等,福建漳州(龙海、漳浦、云霄、东山、长泰)、厦门(同安),广西南宁、崇左、百色,海南乐东、三亚和云南玉溪(新平)、红河(元阳)等。种植面积达25万亩(亩为非法定计量单位,1亩=1/15公顷≈666.67平方米),产值达50亿元。

番荔枝是台湾的重要经济作物(图1-5)。台东县是台湾番荔枝种植面积最大的地区,2006年,台湾栽植面积为5500公顷,其中台东县约4500公顷,占台湾栽植总面积的81.8%。2019年,台湾番荔枝出口达1.3万吨。种植的番荔枝种类主要包括凤梨释迦、大目释迦等。

广东番荔枝栽培历史较悠久,随着乡村振兴国家战略的推进及“一村一品”的实施,该产业发展速度快,栽培面积不断攀升,以湛江、汕头、东莞、江门等地种植面积最大,茂名、阳江近年发展较快。目前广东种植面积达1500公顷,仅汕头澄海种植面积就达400公顷。番荔枝经济价值高,广东省全年总产值达12亿元,已成为广东省部分地区的重要经济树种(图1-6)。种植的番荔枝品种主要包括樟林番荔枝、虎门番荔枝、‘AP’番荔枝、‘吉夫纳’番荔枝等。

图1-5 台湾番荔枝果园

图1-6 广东番荔枝果园

广西为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气候,气候温暖,热量充足,是番荔枝较为理想的种植地之一(图1-7)。广西作为连接中国西南、华南、中南及东盟大市场的枢纽,为番荔枝提供便利的市场渠道。目前广西番荔枝主要集中在南宁、崇左、玉林、北海、百色等地,种植面积达8000公顷,主要是凤梨种‘吉夫纳’番荔枝和‘AP’番荔枝等。其中崇左番荔枝品种以‘AP’番荔枝为主,种植面积约3000公顷,主要分布在扶绥、龙州及江州等地。

图1-7 广西番荔枝果园

云南番荔枝产业发展日趋迅猛。云南玉溪元江从2019年开始较大规模种植,目前全县种植面积550公顷,带动红河流域发展约1500公顷,包括玉溪新平、红河元阳等,从零星栽培转入商业化和规模化种植(图1-8)。主要种植普通番荔枝及凤梨种番荔枝,元江干热河谷区域普通番荔枝上市时间为8—11月,凤梨种番荔枝种植利用高喷增湿降温,配合人工授粉和产期调节技术,果期为12月至翌年3月。

图1-8 云南番荔枝果园

福建作为番荔枝自然分布的北缘区,随着闽台民间互动频繁,番荔枝良种与良法的深入交流,栽培水平有较大提升。番荔枝种植主要分布在厦门、漳州等地沿海地区,厦门主要分布在同安和集美,漳州主要分布在龙海、长泰、漳浦、东山、云霄、诏安等沿海区域,现有种植面积约333.3公顷,年产量约8000吨,主栽番荔枝品种是‘吉夫纳’番荔枝,约占90%,少量种植‘AP’番荔枝和普通番荔枝。大多数种植场因冬季气温较低,一般只收获秋季果;少数设施栽培的果园可实施产期调节技术,果实采收期从9月持续到翌年4月。

海南番荔枝种植面积达500公顷,主要分布在三亚、乐东与琼海等地,其他各地亦有零星分布,种植品种以凤梨种(‘AP’番荔枝和‘吉夫纳’番荔枝)为主。海南番荔枝种植发挥地域优势,主要收获反季节果,产期以1—3月为主,经济效益十分显著。

随着番荔枝在我国水果市场逐渐崛起,不断提高的经济价值推动更多的优质品种在我国种植和推广,但是目前我国番荔枝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不少问题。如番荔枝品种挖掘利用不足,缺乏系统的育种体系;番荔枝产区生产技术仍较落后,产业化程度低,机械化程度极低,效率较低;采后贮藏、保鲜方法和加工研究及应用不足等。以上生产问题亟须解决,相关政府部门、科研机构、种植企业需发挥各自优势,联合攻关,为番荔枝产业健康发展保驾护航,这对于推动我国热带地区番荔枝产业化、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c9TPrmlCAHNwusIXOMMQTvYbv+jrGX1UrZ63tEX8GTjVykdt8nnJTFM6Z/d5nSU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