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农历三月三是上巳节。现在啊,好像大多数地方都没什么动静,但在古代,这可是个盛大的节日。这天可热闹了,从南到北,从东到西,神州大地各个地方、各民族,都有自己的庆祝活动。
比如,壮族要举行歌会,纪念“歌仙”刘三姐,唱民歌、抢花炮、传绣球,大家都耳熟能详了。还有侗族,除了对歌,还要斗牛、斗马。瑶族,要进山狩猎、下河摸鱼。布依族,要祭祀山神。
还有土家族,也管这天叫女儿节。青年男女凑一块儿,相亲、谈恋爱,弄得还挺有意思。姑娘们都穿得花枝招展的,背着家里养的鸡啊、鸭啊这些个土特产,到集市上假装卖东西;小伙子们呢,则背着个空篓子,假装来买东西。要是哪个小伙子看上了哪家姑娘,就上来说要买她点东西;这个姑娘呢,要是也对小伙子满意,就把自己的土特产用很低的价格卖给他,这就表示俩人相互看上了,之后他们就开始找没人的地方,谈谈情,说说爱,直到谈婚论嫁。
这事儿其实挺有意思的,充分展现了中国人的含蓄之美。这情调搞的,不比直接来个法兰西热吻更有意境?
除了上面这些,还有个民族叫畲族,习俗也挺有趣。大家可能听得少,这是咱们国家东南地区的少数民族之一,主要生活在广东、福建、浙江一带。
畲族在上巳节这天,除了祭祀、对歌,还有个比较特殊的活动,就是家家得吃乌米饭。
有人问了,这乌米饭是什么?在畲族人生活的山里,有一种树叫乌稔树,叶子是黑色的,把乌稔树的叶子摘下来,捣碎了,用叶子里流出的黑色汤汁来泡大米,然后蒸熟了,米饭就变得乌黑油亮,所以叫乌米饭。
据说这乌米饭自带一股清香,不用就菜,保准您吃一碗就停不下来。
那么畲族为什么要在上巳节这天吃乌米饭呢?不光是因为香,更重要的是他们要纪念一个人,也就是唐朝时期畲族的英雄雷万兴。
话说唐朝时期,由于朝廷强迫畲族人的先民交税,还得负担徭役,一向自由惯了的畲族先民当然不同意,就揭竿而起了,他们的领袖就叫雷万兴。
雷万兴组织了几千人跟朝廷打仗。按理说,朝廷那边应该是兵多将广、粮草充足,可估计是出贪官了,粮食总不够,还总派人来抢雷万兴这边的,大米、鸡、鸭一锅端。
雷万兴一看,这不行啊,吃不饱饭没法打仗,于是就想了个辙,让手下把山上的乌稔树叶捣出汁来,把大米都泡黑了,等敌人来了一瞧,以为这米坏了,也可能是被下毒了,就不抢了,于是这粮食就保住了。
粮食保住了,军心就稳了。大家齐心协力、同仇敌忾,一直跟朝廷打到第二年三月。就在三月三这天,雷万兴带着军队,吃着乌米饭,连战连捷,终于把朝廷的人打跑了,取得了胜利。
所以后来,畲族人为了庆祝这件事,就在每年的三月三这天举行盛大聚会,大家聚在一起吃乌米饭,祭祀祖先,也纪念雷万兴。
本文中故事出自民间传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