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拼多多自2015年成立以来,凭借拼团模式迅速崛起,短短五年就在电商领域跻身第一梯队。这个“奇迹”的背后,并非单纯靠补贴和流量,更核心的驱动力在于企业极具辨识度的文化体系——即“本分”文化。
所谓“本分”,不仅是公司创始人黄峥留下的核心精神资产,也是拼多多引以为傲的文化底色。黄峥在多次公开讲话中强调,与其追求“伟大”,不如坚守“本分”,即知其所能、负其所责、行其所当。
以拼多多2021年年初的组织迭代为例,彼时平台急剧扩张,业务线多元化,对中层管理能力和组织协同提出了极大挑战。公司通过“模块化作战”方式,将组织划分成若干灵活小团队,并赋予中层经理高度决策权——业务负责人直接对业务结果负责。与此同时,拼多多强调内部“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氛围,大量内部竞聘和轮岗机会,构成了高压与激励并存的人才生态。拼多多的中层干部队伍必须彻底认同“用户价值为中心”的本分文化,并在急速成长中,凝聚团队、推动业务落地,保障公司在创新和扩张中的组织稳定。
2022年数据显示,拼多多的活跃买家数突破8.68亿,员工人数增加至近1.3万人,内部晋升率高于行业平均水准。在这样的发展曲线下,中层管理者除了要传承“本分”文化,更要在复杂业务变革中掌舵,公司特别强调“文化不落地,业务不放行”。
在传统意义上的中大型企业中,中层管理者往往扮演执行者和上传下达的角色。但在拼多多,企业文化要求中层管理者不仅仅是策略与流程的“翻译者”,更是文化精神的传播者和落地者。
1.“本分”文化为中层管理者提供了价值坐标和决策基准
拼多多并不推崇“表演型”或“保守型”管理者,而是激励中层管理者勇于承担责任和直面组织变化。例如,在组织调整和跨部门协作中,强调诚实反馈与坦率沟通,将责任归属和问题成败直接与个人成长关联。这种氛围要求中层管理者迅速适应变化,主动识别业务痛点,而非推诿等待命令。
2.拼多多的文化塑魂作用通过“知行共振”机制得以强化
知,即对组织目标与文化使命的深度认同;行,即在团队管理和业务推进中,积极实践文化原则。拼多多通过多元化内部分享会和“本分文化日”等活动,让中层管理者在实践中不断自省与调整,将企业文化内化为日常行为的准则,比如在绩效考核中,管理者不仅看KPI完成,还要评估对文化的践行程度。
3.拼多多通过组织机制,将中层管理者变为文化“使者”
在扁平化组织结构下,中层与高层、基层形成高频互动。比如,拼多多明确规定,重大业务决策需由业务线中层主导推动;公司很少设置冗余管理岗,而是激励有想法、有能力的年轻人迅速晋升,保障了“知行合一”的更高效传递。一些公开的数据显示,拼多多内部平均晋升周期不足两年,远低于同行业平均水平。这一方面提升了组织战斗力,另一方面也构筑了中层管理者对企业的归属感和使命感,让文化塑魂和业务成长循环放大。
4.“文化引领”渗透于中层管理实践的每一环
例如,在2021—2022年疫情高峰期,公司组建“应急项目组”,面对数十倍增长的物流压力,中层管理者主动牵头一线,深挖供应链底层数据,调动团队协同攻关,最终在极短时间内保障了快递履约率。拼多多对中层管理者的激励方式也随之水涨船高,不仅关注业务成果,更看重“文化落地力”,2023年,超过60%的中高级管理岗位由内部晋升人才担任,且在绩效考核中,员工满意度与团队文化分数直接绑定。
由此可见,拼多多以“本分”文化为锚,不仅在管理理念上塑造了中层导航能力,更在行动和组织机制中实现了知行共振,为企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文化土壤和管理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