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五天
且末

2024年9月9日

今天是南疆之旅的第五天。

我们现在正在从且末赶往于田的高速公路上,汽车卷起路面的沙子,天空弥漫着黄沙,风比较大,把地面的沙子扬起来,形成了小小的沙尘暴。这种黄沙漫漫的天气,连太阳都失去了威严,像一只玉盘挂在天上,也许这才是南疆的个性吧,苍茫中以不羁的精神随风飞扬,黄色才是生命真正的颜色,和天地融为一体。

五天的行程中,我们走过最多的就是各种遗址和废墟,哈密的大佛寺遗址、大海道的艾斯克霞尔遗址、若羌的米兰古城遗址、今天到达的且末陶片遗址,还有小河墓地、扎滚鲁克墓地,给人的感觉似乎就是遗弃和苍凉,是“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的无奈。但其实我们大可不必悲伤,大自然的变迁,人与人的交往,使得人类不断处于迁徙之中,那些遗弃了这些城池的人,还有生于斯、葬于斯的人,他们的基因也许早就通过族群的交融,走向了全世界。也许你我的身上,就有从楼兰古国流出的血液,我们到任何一个地方朝拜,一不小心就是在朝拜自己的祖先。因为资源、领地和权力的争夺,人类至今没有摆脱狭隘,战火依然此起彼伏,但总体来说,人类已经开始建立秩序,寻找认同,共赴未来。烟尘飞舞处,战马不再嘶鸣,而是持节的使团带着善意来倾诉他们的衷肠。

五天以来,每到一处,都有各族人民以歌舞琴声迎送,我本以为是一种礼貌的表示,就像你走进会场会有人鼓掌一样。但后来我发现,他们的热情和欢乐是从心底流出来的,就像甘泉一样源源不断,于是你也被感染,不再扭扭捏捏,勇敢地用笨拙的舞蹈来宣示你的抛弃和接纳,抛弃的是你的戒备,接纳的是无所顾虑的欢畅。我常常想,为什么在苍茫沙漠中生活的人,他们的内心会如此淳朴,他们的欢乐又是如此纯粹?他们本来应该被艰苦的生活环境压弯脊梁,却用优美的舞姿融化隔阂,用天籁的歌声唱出潇洒。他们就像沙漠中种出的水果,艰难生长,吸纳阳光,最终用甜蜜来抵抗风暴,带给人间韵味悠长的美好。

● 且末陶片遗址

我一路走来收获满满,尽管我不会歌舞,内心却充满欢愉。我觉得我的忧愁和苦恼开始变得不真实,那些你在意的东西,在新疆的广阔天地间变得不堪一击。我听到过去的自己碎裂,又熔铸成一个全新的我,努力用沙漠吹过的风,把自己带向不屑于蝇营狗苟的天高地阔。

今天在且末,我们再次走进历史,参观了且末博物馆,看到人类几千年来的密切交流和融合。商朝时中原已经大量使用和田玉,而在4000年前的西域,人们也已经开始日常使用一些中原物产。且末作为丝绸之路南线的必经之地,张骞、班超、法显、玄奘、马可·波罗,都曾经在此驻足,留下印迹。他们的精神正是西域精神,纵横东西,贯通南北,把文明和思想播撒到人类可触达的每一个角落,让世界在开放和包容中走向光明。

现实往往比历史更加重要。塔克拉玛干沙漠是流动的,过去千年,它吞食了很多古国,今天它依然对周围的城市虎视眈眈。于是,且末的治沙工程开始了,人们不遗余力地用现代滴灌技术在沙地里种上梭梭树和红柳,这些植物在沙漠中扎根,不仅让沙漠不再流动,而且还能种上经济作物,获得可持续发展。十几年来,且末周边多了几十万亩绿地,这是伟大的成就,更是新疆人民不屈不挠精神的证明。正是这一精神让我们生生不息,直到今天。

离开且末,我们一路向西,奔向于田,今天我们要夜宿于田县。在简化汉字之前,于田写作“于阗”,是古代丝绸之路上的重镇,也是千年来东西方贸易的转运中心之一。我内心期待着和于田相遇,那将是一场值得期待的历史之旅,能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从历史走来的波澜起伏。

到达于田已经晚上10点多,朋友特意来到百千米外迎接我们,并以歌舞和烤全羊招待。面对朋友的热情,我唯有把递上的美酒一饮而尽,酒喝干,再斟满,今夜不醉不还。

我在于田这片古老的天空下,和你说晚安。

扫码观看视频 qZzMFxzlV2UuSyanVob2FbL/xZ6fROmYGpEfFY45e4HKAJuc4MVH2SlF2t0Ln29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