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因游击战而声名显赫。目前关于中共游击战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两个层面:第一,阐述游击战的意义与地位;第二,论述游击战理论的完善过程,以及革命领导人的贡献。这两类研究视野宏阔,高屋建瓴,勾勒出中共游击战的基本轮廓,但细节含混,言意义多,言实践少。具体到微观层面,游击队在具体环境中如何生存?如何作战?目前研究略显不足。本章试图捉住一只“麻雀”,详细解剖,借以窥探中共游击队之究竟。
此处所谓“麻雀”是活跃在浙东的金萧游击队,即金萧县人民抗日自卫支队(简称“金萧支队”),其组建于1943年12月,隶属于新四军浙东游击纵队,支队政委为杨思一,支队长为蔡群帆。杨思一任政委前三个月决心写日记。言必行,行必果。从1943年9月1日到1957年12月去世,前后十四年,杨思一的日记基本没有中断。略为可惜的是,如此厚重的日记,目前学界基本没有利用。任金萧支队政委期间,杨思一详细记载了游击队的战斗与生活,为笔者解剖“麻雀”提供了优良素材。此外,围绕着金萧支队的众多回忆和往来电文,亦是有力辅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