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之际,我们组织中医药文化科普作家与中国中医药出版社策划推出“一起向未来”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向伟大的祖国献礼!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医药学凝聚着深邃的哲学智慧和中华民族几千年的健康养生理念及其实践经验,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作为传统医药的杰出代表,是中华文明的瑰宝。”
中医药发祥于中华大地,亘古亘今一脉相承、与时俱进、兼收并蓄。其发展和丰富于我国各族人民几千年来的生产生活实践,蕴含着中华民族深邃的哲学思想。其体现了中华文明的历史脉络,反映了中华文明的传承创新发展,彰显了中华文明的连续性、创新性、统一性和包容性的鲜明特征。
中医药文化为中华民族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了深刻启迪,为中华文化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卓越贡献,也势必为构建人类卫生健康共同体贡献中国智慧。“仁、和、精、诚”是中医药文化的核心价值。“仁”,体现了仁者爱人、生命至上的伦理思想,以救死扶伤、济世活人为宗旨,表现为尊重生命、敬畏生命、爱护生命;“和”,体现了崇尚和谐的价值取向,表现为天人合一的整体观,阴阳平和的健康观,调和致中的治疗观,以及医患信和、同道谦和的道德观;“精”,体现了医道精到,要求精勤治学,精研医道,追求精湛的医术;“诚”,体现了人格修养的最高境界,要求心怀至诚于内,言行诚谨,表现在为人处世、治学诊疗、著述科研等方面贵诚笃端方,戒妄言妄语、弄虚作假。
在疾病防治和健康服务实践中,中医药基于整体观,注重人与自然、社会环境的协调,有助于提升人们对健康的全面理解,促进身心和谐统一;强调“治未病”,未病先防、既病防变、病中防逆转、瘥后防复发,有助于提高公众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减少疾病的发生;讲究“因人、因时、因地”制宜,突出个体化治疗,有助于人们根据自身情况选择适合的健康管理方法,实现个性化的健康维护。其采用简便易行的技术方法,传统上多用膏、丹、丸、散、汤、酒、锭及食疗等内治法和针灸、推拿、刮痧、盥洗、熏蒸、敷贴等外治法,毒性反应和不良反应较小,易于被群众接受和应用。
中医药文化在核心理念层面与中华文化的同构性,在实践方法层面体现的群众性,使其成为我国独特而优秀的文化资源。传承和弘扬中医药文化,推动中医药健康养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是促进健康中国建设、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路径。
近些年,国家出台一系列有力政策措施,积极推进中医药文化工作。2016年2月26日,国务院发布的《中医药发展战略规划纲要(2016—2030)》提出:“推动中医药进校园、进社区、进乡村、进家庭,将中医药基础知识纳入中小学传统文化、生理卫生课程,同时充分发挥社会组织作用,形成全社会‘信中医、爱中医、用中医’的浓厚氛围和共同发展中医药的良好格局。”2016年12月25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五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法》在第六章“中医药传承与文化传播”中,对中医药文化传承传播提出明确要求。2019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促进中医药传承创新发展的意见》提出:“把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始终,中小学进一步丰富中医药文化教育,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2021年2月9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的《关于加快中医药特色发展的若干政策措施》要求“切实加强中医药文化宣传,使中医药成为群众促进健康的文化自觉”。2023年4月19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商务部、文化和旅游部、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广电总局、国家文物局八部门联合发布的《“十四五”中医药文化弘扬工程实施方案》提出:“将中医药文化相关内容有机融入教师培训课程中,提高教师相关知识水平。推动各地开展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中医药文化进校园活动,建设校园中医药文化角和中医药文化学生社团,引导学生了解有关中医药文化的常识。”
“一起向未来”中医药文化系列丛书旨在遵循党和国家政策指引,响应时代要求和群众需求,推动中医药文化贯穿国民教育、融入群众生产生活,为中医药振兴发展厚植文化土壤,为健康中国建设注入文化动力,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贡献力量。
该丛书面向青少年读者,致力打造立足实际、贴近生活、知识融会、趣味盎然的中医药文化科普读物,让读者更好地了解中医药文化,领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掌握健康养生理念,坚定民族自信和文化自信。
该丛书将中小学的语文、数学、历史、地理、植物、动物、科技等学科知识与中医药人物典故、经典名著、保健知识、中医传统文化等中医药文化知识相融合,形成让青少年朋友易读懂、重体验的中医药文化科普特色读物。每个分册都设有互动环节,比如猜一猜、学一学、练一练、植物探秘、训练营、小实验、时间轴拼图等生动有趣的板块,使青少年朋友在与书本内容的互动中,轻松了解中医药知识,在阅读、观察、记录和探索的过程中,激发他们对中医药文化的兴趣和认识,不断增强其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解和敬重。
该丛书包括11本分册,即《“绘算”本草纲目》《神奇的艾草》《本草遇见科技》《本草小侦探》《寻节气本草缘(小学版)》《岐黄少年志(中学版)》《中医药十八般“武艺”》《“童”行传奇老字号》《知新诗草情缘(小学版)》《知新诗草情缘(中学版)》《变身小神医》,丰富多彩,各具特色。
希望该系列丛书能够成为广大青少年朋友成长道路上的良师益友,陪伴他们度过一段充满乐趣的阅读时光,在学习知识、增长见识的同时,收获自信和健康。
是为序。
方鸿琴
2024年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