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3 大闹天宫是因为猴王良心丧失?

这一回的回目是“官封弼马心何足,名注齐天意未宁”,正好概括了悟空两次接受天庭招安的情节,第一次是做弼马温,第二次是做齐天大圣。中间,又穿插了第一次反下天宫的情节。

请注意回目里两个表示状态的关键词:一是“心何足”,一是“意未宁”。这讲的是悟空的状态,也是人心的状态。因为孙悟空就是“心猿”。之前说过,悟空代表“心”,他是“心猿”。这一讲就说一说这个“心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首先要明确一点。“心猿”这个概念,是佛教影响下的产物。

在佛教传入之前,中国是没有“心猿”这个概念的。佛教徒习惯把人心比作躁动不安的猿猴。比如鸠摩罗什翻译的《维摩诘所说经》就说,“以难化之人,心如猿猴,故以若干种法,制御其心,乃可调伏”。就是说人心像猴子一样,躁动不安,要制伏它、统御它,使身口意三业调顺,合乎正道。这样一来,就能够制伏诸恶了。什么叫身口意三业?就是人们的行动、言语、意识的行为造作。再比如《大日经》分了六十种心相,最后一种就叫“猿猴心”,经文里说这种心就像躁动的猿猴。

那么,佛经为何用猿猴来比喻人心?这跟古印度的自然环境有关系。不管哪个国家和民族,在进行比喻的时候,人们经常从自己的生存环境里寻找喻体。这样更生动,也更容易被理解。恒河流域,密林丛生,本来就生存着大量猴子。古印度人天天跟它们打交道,进一步观察它们的情态,在进行思考与联想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想到它们了。佛经也就经常拿猿猴来比喻人心。

后来,中国人逐渐接受了这个概念。许多文人写诗的时候,如果涉及佛教题材,都喜欢使用“心猿”这个意象。比如,晚唐许浑的《题杜居士》里就有一句:“机尽心猿伏,神闲意马行。” 这里又提到了“意马”,也就是白龙马,之后还会讲到。

不过,更喜欢使用“心猿”这个概念的,还是道教徒,特别是全真教。

全真教是特别讲究“三教混融”的。从历史上看,这个教派的辉煌期很短。本来,它只是一个民间教派,丘处机率领众弟子到大雪山觐见成吉思汗之后,它才成为合法教派,但到了元代中期,全真教的地位就又下降了,回到民间了。

尽管辉煌期短,但全真教的理念和主张,对后世影响很大。对《西游记》的成书,也有重要影响。今天看,书中大量丹道术语,应该与全真教有密切关系。甚至有学者认为,在今天看到的百回本《西游记》之前,很可能存在着一个“全真本”的《西游记》。

何谓“全真本”的《西游记》?它的作者,应该是全真教道士,起码是全真教信徒。他写这部小说,不是为了好玩,而是为了用取经故事来解释全真教的理念。这部“全真本”可能产生过不小的影响,但今天看不到了。如果这个“全真本”的《西游记》确实存在过。那孙悟空的“心猿”名号,主要就是从全真教的理念来的了。

同时,这个“心猿”也与儒家有关系。

儒家讲究“求放心”。这里的“放心”,不是安心的意思,可以理解成“放纵的心”,引申为“丧失的心”。比如《孟子·告子》就说:“有放心而不知求。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 这里的“放心”,可以译成“丧失的善良之心”,这是人的本性——孟子主张“性善论”——善良的本性丧失了,就要找回来,所以叫“求放心”。

到了明代中后期,阳明心学流行起来,而心学也讲“求放心”,这里的“心”,指的是良知,“放心”就是丧失的良知。心学讲的“致良知”,也就是“求放心”。

尽管阳明心学未像佛教和道教那样,影响《西游记》的成书,但心学流行的时期,正好是百回本《西游记》写定与传播的时期,都是明代中后期。受心学影响,当时的人们就更喜欢从这个角度理解《西游记》,认为孙悟空是“心猿”:他大闹天宫,代表着“放心”,也就是良知丧失;护持唐僧西天取经,代表着“求放心”,也就是找回良知。具体到这一回,所谓“心何足”“意未宁”,说的就是放纵心神,恣意妄为。

总之,不管是佛教的,还是道教的,又或者是儒家的,都把悟空看成“心猿”,制伏悟空的过程,就是制御“心”的过程。但问题的关键,不是这个理念,而是作者如何用生动的情节来演绎这种理念,如何将一种空洞的理念,敷演成妙趣横生的故事。

试看这一回情节:悟空第一次跟随太白金星到天庭,玉帝封他为御马监的弼马温,悟空尽职尽责,把天马养得膘肥体壮。一天,同事间小聚,悟空兴致来了,问大家:我这个弼马温,到底是什么品级?同事告诉他:没品级,也就是不入流。悟空一听就来了气:敢情我这个弼马温,连个芝麻官儿都不是!于是反下天宫。他恨天庭不知道抬举人,就听从独角鬼王的建议,自封为齐天大圣。托塔李天王率领天兵天将来擒拿他,败阵而归。玉帝听从太白金星的建议,二次招安悟空,就授予他一个“齐天大圣”的职衔,其实有官无禄,是个虚衔。悟空倒挺乐意,在天庭自在逍遥。

这段情节,写得委曲波折、妙趣横生。不只如此,还写出了神魔世界的人情世故。这些复杂的人情世故,是很值得咀嚼、咂摸的。 KmJ/EUuam6CtQ4r2PRYDigvAgQADP4amjnaUJsh3yBESaU+N3n8VwSx6aEWaCf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