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10 悟空为什么要到龙宫借兵器?

这一讲,继续说第三回,还是说悟空闹龙宫的情节。

一个简单的问题:悟空为什么要到龙宫里去借兵器?

按书中交代,这是四个老猴的建议。四个老猴,是两个赤尻马猴,两个通背猿猴。

马猴,其实就是猕猴。“马”与“猕”都是用来记音的。有个成语——沐猴而冠——这里的“沐”也是记音的,沐猴就是猕猴(不是给猴子洗了澡,再戴帽子的意思)。赤尻马猴就是红屁股的猕猴。

为什么要凑够四只,还得是老猴子?这里面多少有点“商山四皓”的影子。

商山四皓,是秦末汉初的四个博士。他们当年因为秦始皇焚书坑儒,到商山隐居,刘邦多次征召,他们都不肯出山。后来,刘邦动了废掉太子刘盈的念头,打算改立赵王如意做太子。吕后很着急,张良给她出主意,让太子想办法请商山四皓出山。刘邦看到刘盈居然能够请动商山四皓,觉得他的威望已经相当高了,也就打消了另立太子的主意。后来,商山四皓就成为一种文化意象,代表着经验与智慧。

当然,说四只老猴子身上有商山四皓的影子,有些朋友可能觉得,这是不是有点唐突商山四皓了?但之前已经说过了,《西游记》的作者就是爱开玩笑的,他写小说,就是一副玩世不恭的嘴脸。别说商山四皓了,诸天神佛,他也随便开玩笑。《西游记》的趣味性也就在这里。

那么,四只老猴子为何建议悟空去东海龙宫里借兵器呢?因为在古人的一般认识里,龙宫里的珍宝多。

《红楼梦》的“护官符”里有一句:“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第六回,贾蓉领了贾珍之命,来王熙凤家里借一面玻璃炕屏,请客的时候摆一摆,充一充门面。王熙凤故意难为一句:“也没见我们王家的东西都是好的?”读到这里,我们忍不住犯嘀咕:好家伙!你们王家的东西,当然都是好的!别说宁国府了,连龙王爷都瞧上了!但“护官符”里这句话有个前提——龙宫富藏珍宝,连龙王都寻不着的好东西,这才能显出他们金陵王家的豪富来。

由于龙宫富藏珍宝是一种一般认识,古代的“龙宫得宝”的故事也就很多了。

龙宫得宝,许多国家和民族都有类似故事。在这类故事里,一般都是主人公以和平或暴力的方式获得龙宫里的宝贝。

和平的方式,要么是互惠互利的,主人公给龙王好处,龙王回报,送给他宝贝;要么就是主人公以智慧或力量帮助了龙王,龙王报恩,送给他宝贝;要么是主人公证明了自己具有某种美好品质,龙王奖赏给他宝贝。

比如,段成式的《酉阳杂俎》里记载了一个唐代传说:昆明池里有一位老龙王。有个西域来的胡僧,贪图老龙王的龙脑,作法加害他。老龙王找到药王孙思邈,向他求救。孙思邈要昆明池龙宫里秘藏的药方作为回报。老龙王没办法,只好献出来。这个故事里,孙思邈的做法,有点趁火打劫的味道。是将互惠互利与报恩两种故事糅合在一起了。

暴力的手段,就是“夺”宝。这又与古代神话传说中“屠龙”故事相结合。

比如“张生煮海”的故事。张生煮海,不是掠夺宝贝,而是争取爱情,但爱情不也是一种宝贝吗?况且,煮海也不是张生的专利,不少民间故事里,主人公都是用煮海的方式,来逼迫龙王,获得宝贝的。《西游记》里这段情节,虽然洗去了“屠龙”的文化印痕,但是以暴力手段获取宝贝,这是很明显的;虽然不是“煮海”,但悟空抡起金箍棒“闹海”,跟暴力强拆似的,龙王爷能不害怕吗?

那么,问题又来了:为何要以各种方式获得龙宫里的宝贝,尤其是到海龙王的宫殿里去获得宝贝?这其实有更深层的文化心理,就是人们的渴望。

渴望什么?渴望对海洋资源的开发与占有。

华夏民族以农耕民族为主体,所以有人说我们是“黄土文明”,但中国毕竟是沿海的国家,我们有漫长的海岸线。“黄土文明”对深海蔚蓝,同样怀有期待与向往。最大的期待与向往,就是对这片未知领域——或者说欠开发领域——丰富资源的占有。

在古人的想象里——我们今天也证实了——广阔的海洋中富藏着无穷的资源,但水域是危险的,难以开发的。所以,就形成了各种各样的传说。丰富的资源,具象化为各种材质奇异、巧夺天工的珍宝,或者是各种奇书秘籍,或者是各种神兵利器,龙王则成为深海力量的一种具象化形象,我们需要向他们证明自己的智慧和勇气,更多的时候,需要以智慧和勇气去战胜他们。

所以说,悟空闹龙宫,不是简单的“打戏”,咱们不能光看热闹,还得看门道,就是看故事背后的文化意涵。 KmJ/EUuam6CtQ4r2PRYDigvAgQADP4amjnaUJsh3yBESaU+N3n8VwSx6aEWaCf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