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007 混世魔王是猪腰子脸?

第二回后半部分是“断魔归本合元神”,落实为具体的情节,就是悟空修成仙道后,首战告捷,刀劈了混世魔王。

刀劈混世魔王,当然是“断魔”,但这怎么就叫“归本”了呢?

这里,有道教内丹修炼的一般认识。书中交代:混世魔王住在坎源山水脏洞,在水帘洞直北下。这个位置就是坎宫肾脏——坎( ),在八卦里面,就代表水。

再看混世魔王的打扮,他穿一身黑:头戴乌金盔,身穿皂罗袍,披着黑铁甲。

我们知道,五色与五行是对应的,又与五脏相对应。五色是青黄赤白黑,五行是金木水火土,五脏是心肝脾肺肾。具体的关系是:青对应木,又对应肝;黄对应土,又对应脾,赤对应火,又对应心;白对应金,又对应肺;黑对应水,又对应肾。

这已经明白地告诉我们,穿着一身黑的混世魔王,连带着他居住的坎源山水脏洞,就象征着肾脏。书中是没有刻画混世魔王的相貌,追究起来,他很可能长了一张“正宗的猪腰子脸”。这是玩笑话。但混世魔王象征肾,是很明白的。

而悟空象征心——他是心猿。在道教炼养的一般知识里,这段情节其实是在用文学的语言来图解“心肾相交”的道理。

其实,今天中医理论也是讲究心肾相交的,就是心肾之间的协调、均衡。上文说了,心对应火,肾对应水。心火下行,来暖肾水,肾水就不寒;肾水化气,上行到心,心火就不亢。如此一来,阴阳、虚实、寒热就均衡了。这就是许多老中医经常挂在嘴里的,“心肾相交,水火既济”。

当然,道教的炼养也分很多说法。比如这一段,有人认为是讲心肾相交的,有人认为是讲还精补脑的,还有人认为是讲守护阴精的,而在《西游原旨》的作者刘一明(他是清代乾嘉年间一位名气很大的道士,学生多,交游广,他评点的《西游原旨》影响也很大)看来,这些都是“野狐禅”,悟空刀劈混世魔王,是因为只有先天真心一体,没有心肾相交二体。

今天看,这就是各家有各家的说法了。好比都是肩颈酸痛,张大夫说热敷好得快,李大夫说冷敷好得快,各有各的师承,各有各的主张,还都有自己的一整套话术。听他们讲,感觉都挺有道理的,但忽略了本质问题:《西游记》是一部小说,是一部文学作品,不是用来图解某家炼养学说的。道士们鼓吹《西游记》是一部“神仙书”,也没见谁照着这部书,最终修炼成仙,普通读者更不能被他们的话术给带跑了。

但话又说回来,《西游记》里确实有内丹炼养的一般认识,它们又与特定的人物和情节结合在一起。不阅读原著,就没办法发现这些内容,因为它们是不适合(也不方便)呈现在影视剧里的。你只看影视剧,就不知道混世魔王形象的象征性,你就只把他看成一个“活不过一集”的普通黑脸汉子了。殊不知,他象征着肾脏,应该长着一张腰子脸,平时挂在嘴边的口头禅,可能是“感觉身体被掏空”。

从篇幅上看,作者在这段情节上用的笔墨很少,篇幅只占到这一回的大概四分之一。单从文字比例上看,显得头重脚轻。但我们看长篇小说,总要有一个全局观、整体观,因为作者谋篇布局,也是讲究全局观、整体观的。

说一个最简单的道理:叙述,讲究有张有弛、有急有缓。故事家要懂得安排“热闹处”和“冷淡处”的关系。不能一直是“热闹处”,这样讲的人也累,听的人也累。

这一回的“热闹处”是什么?是悟空学成仙道,学得长生不老之术,又学会七十二变的神通,更学得了筋斗云,其中穿插了须菩提祖师与悟空的“师生日常”,读者很喜欢。在这段“热闹处”之后,需要一个短暂休息。所以,刀劈混世魔王的情节就写得干净利落。

再把这一回放到全书的结构里看。从第一回到第七回,是“大闹天宫”的单元,我们可以把它说成“齐天大圣传”。

“齐天大圣传”里最精彩的部分是什么?当然就是“闹天宫”。一面是悟空在花果山搞自己的“地方势力”,拉帮结伙,厉兵秣马,不断做大做强;一面是天庭两番招安,两番镇压,最终如来出手,将悟空收监。这是最精彩的部分,也是最吸引人的部分,是更大的“热闹处”,与它比起来,悟空诞生、修道就是“冷淡处”了。现在,讲述“冷淡处”已经用去两回篇幅,不能再磨叽了,得尽快收尾。所以,作者写最后这一部分,是手起刀落的;悟空劈杀混世魔王,也是手起刀落的。

当然,收束不是与后文断开,叙述是要保持“黏性”的,得流畅、连贯。有时候,就要借助一些关键的道具。这一回最关键的道具是什么?就是混世魔王的那口大刀。悟空夺了大刀,但用着不趁手,所以去龙宫借兵器,这才引出悟空得以驰骋天地的暴力资本——如意金箍棒,以及之后“大杀四方”的英雄事迹。 KmJ/EUuam6CtQ4r2PRYDigvAgQADP4amjnaUJsh3yBESaU+N3n8VwSx6aEWaCf8S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