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敬告中等以上学生

凡一社会,必有其中坚焉,若人体之有心君,若三军之有将帅。全社会之方针,悉其所指导;全社会之动作,悉其所统率。此一部分人而良也,则全社会蒙其庥;此一部分人而不良也,则全社会受其祸。若是乎,此一部分人之善恶之隐现,其关系于社会者,若此其大也。

负此指导统率之责任者谁乎?则英人之所谓Gentleman,而吾国人之所谓士君子也。吾国社会,向以士农工商四种人组织而成。农与工商,皆仅自安其生,不与国家社会事。所恃为全社会之中坚者,则士耳。所谓士者,三代以前,出于世卿;两汉而下,出于选举;隋唐以降,则大都由于科目。今科举之制既废,学校之制代兴。自今以后,代向者八股八韵之士,而负指导统率全社会之责任者,当然属于今日中等程度以上之学生,无可疑也。

夫吾国之言兴学,亦既二十年矣。学校之数,较诸今日文明各国,诚十不及一。中等以上之教育,尤为缺乏,此诚无可讳言。然以较诸向者科举时代,则其所培植之人才,初未见其少也。顾今日社会举事,乃弥有乏才之叹。何也?岂今之肄业于学校者,俱不足为人才耶?然其能刻苦自律学有所成者,固亦不乏;而抱千金屠龙之叹者,尤往往而有。则非无才也,有才而不能用之之为患也。

凡一社会,当其蒸蒸向上之时,必凡事皆有一定之秩序。其用人也,亦若有一定之规则。此不必有法律之规定,资格之限制也。而有才有能、有功有劳者,自获循序而进用。其无才无能、无功无劳者,自不容滥竽于其间。士之生斯时者,苟有所长,固可以平流而进,不必亟亟乎求自用其才也。独至社会之空气,既已腐败,其用人也,非由贿赂,即由情面。其进身也,非借结纳,即借攀缘。方其未进用也,既以夤缘奔走,为幸进之门。及其既进用也,又以倾轧排挤为固位之具。此等事,有才者不徒较诸无才者而不见其长也,且适形其短。则士之生于斯世,有所挟持,而欲自效于社会国家者,舍奋起焉以自用其才,无他道矣。我国今日之学生,所以抱千金屠龙之叹者,得无于自用其才之道,犹有所未尽乎!

自用其才之道,奈何?曰奋斗而已矣。天下之事业,与夫吾人之命运,本唯不断之奋斗为能开拓之。而在社会风气腐败时,实为犹亟。质而言之,则学有所就者,不当望人之用我之学,而当思所以自用其学也。如习法政者,不空望国家之用我为官吏,而当自思所以灌输其法政智识于平民;习教育者,不必望学校之延我为教师,而当思自设一学校以振兴教育;习实业者,不必望他人之延我为工程师或总理,而当思自组织一公司以振兴实业是也。此其为事,诚不能谓非甚难,然必诚求之,亦不能谓为必不可致,畏其难而苟安焉,则是不能自用其才之证据也。不能自用其才,而又生当此不能用才之社会,则其所以自处者,不出二途。非怀实而迷邦,则入焉而与之俱化而已。入而与之俱化,固非为学者所忍言,即怀实迷邦,亦岂学人之初意耶!

吾国学生大多数,均有刻苦向学、不厌不倦之美风,颇为异邦人士所称道。即吾观诸今日中等以上之学校,而亦不容妄自菲薄也。顾其与自用其才,则实为太短,此其故。全由于社会之习尚养成之。盖当专制时代,视天下为一人所私有。士之效力于国家者,人之视之,不以为效力于国家也,而以为尽忠于一人;不以为热心于公务也,而以为萦情于爵禄。此等思想,自政治上波及于社会上,有好言兴作者,率目为自私自利之徒,而仕事者之气短矣,此其一也。科举时代士之为学,非果志于学也,志于科第而已矣。而科第之为物也,非可以必得。其得之,特由于侥幸,又不幸其为技也。除弋取科第外,一无所用。不幸而不得科第,遂至无一技可以自活。故人而一应科举,则其终身之命运,遂悉坠入于茫昧之中。今科举虽废,而科举时代之积习犹存,父兄之使其子弟入学校肄业也,非望其自此遂可以自立也,姑使之肄业焉而已。子弟之承其父兄之命入学校肄业也,亦非谓自此遂可以自立也,承父兄之命姑肄业焉而已。 学堂有奖励之时,其所望者为奖励,此与望弋取科第等耳。今奖励既废,求学者当以自立为鹄矣。然大多数人于此观念终属茫昧也 。盖犹歧学问与自立为二事也。夫当其求学之时,既未望其所学之必有用,则当其学成之后,又安望其能自用其学乎?此其二也。社会习俗如此,则学生之不能自用其才,良亦不能尽为学生咎。然正唯社会习俗如此,而学生之不可不自用其才乃愈亟也。

程子曰:“一命之士,苟心存于利物,于物必有所济。”斯言也,不独为吾人所以自效于社会之道,实亦为吾人求所以自立之方。今之学生颇有虑所学之无用,而自甘颓废者,今之社会,又有以学问为不足自立,而欲别求他途者,吾为此惧,故敢进此忠告。

(原署名:轻根。刊于《中华学生界》第一卷第九期,
1915年9月25日出版) lN8npUkcozXuVPnATVAjm/wCDyE3cBnhlDdCg7A8BNhK27eUVJKCR9ii2di84+o5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

打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