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藩篱尽撤
——清王朝户破堂危

中英两国各自分处于亚、欧两洲,本没有共同的边境线,但在近代历史上,随着英国殖民主义势力的不断扩张,亚洲一些与中国相邻的国家纷纷被英国兼并,成为英帝国的一部分,这些国家与中国的领土边界随之也就成了中英两国关注的焦点。在这些相邻边界上,英政府为了维护印度殖民地的战略安全,凭借自身的政治、军事霸权,在中国新疆至云南的西南边界上制造了一系列边界纠纷。

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缅王孟云表文进贡清朝,恳请赐予封号,正式成为清朝的藩属国。缅甸奉中国为宗主国,遵循每十年一次的朝贡制度。清政府亦对缅王孟云给予庇护,双方交往以册封、回赐等礼仪活动为主。直至光绪年间,这一体制维持稳定。

19世纪前半叶,英国与缅甸之间先后爆发两次战争,由于战争地点距离中国较远,缅甸国王未向清朝政府报告,且当时中国国内正值太平天国起义,清政府无暇他顾,因此未对这两场战争进行干涉。在第二次英缅战争结束后,英国并不满足于已占据的下缅甸,而是通过签订多项条约,逐步向上缅甸进行政治和经济上的渗透,进一步加强了对贡榜王朝的控制,意图将整个缅甸纳入其势力范围。

在《中英烟台条约》签署之后,英国资产阶级对缅甸的战略地位愈加重视,将其视为进入中国西南“后门”的关键通道,渴望通过缅甸,将商品输送到云南、四川等广大西南地区,进一步开拓中国市场。他们继续支持英国退伍军官斯普莱的计划,要求开辟这条路线,以实现他们经缅甸进入云南的目的。英国工商界的代表接连不断地向英国政府递交请愿书,促使政府就斯普莱计划采取行动,并在缅甸推行更加激进的政策。1882年,英国又出现了另一种贯通滇缅的铁路计划,这就是“葛洪 (A.R.Colquehoun)计划”(与斯普莱线平行,偏东),计划一出即受到英国资本家们的热烈追捧,并纷纷赞助勘测线路所需经费。而英属印度政府依然主张以八莫或曼德勒连接云南的路线,他们认为通过这两条线路,能够更有效地实现对上缅甸的控制和管理。雄心勃勃的“葛洪计划”最终不过是昙花一现,其结局与斯普菜的计划如出一辙,未能逃脱被“冷冻”的命运。

在19世纪80年代,法国对越南的侵略行为日益加剧,列强间的殖民地争夺亦愈演愈烈。在这种背景下,英国政府开始重新审视其针对缅甸与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策略。此时,英国政府已不再仅仅关注某一条通往中国的路线的得失,而是更加倾向于实施一项全面而彻底的侵略行动,摧毁缅甸的独立地位,将上缅甸纳入其殖民版图,从而建立一个可靠的侵略基地,以进一步推进对中国西南地区的侵略计划。

英国的不断扩张加剧了与英缅的紧张关系。1878年,锡袍成为缅甸国王,他对英国采取了更为疏远的政策。次年,英印政府关闭了曼德勒的驻节官邸。与此同时,缅王寻求外援以平衡英国的压力,法国抓住机会,对缅甸进行“和平渗透”。1885年1月15日,缅甸与法国秘密签订了《法缅条约》,该条约内容包括法国向缅甸提供军事援助,派遣军官训练缅甸军队,以及获得在缅甸开设银行、开采矿产、采伐木材、修建铁路等权利。法国的这一行动直接威胁到了英国在该地区的利益,尤其是对英国的贸易构成了潜在的重大冲击。同年9月,英国和法国就缅甸问题进行了谈判。法国提出在印度支那划分势力范围的建议,而英国则主张应相互克制,避免进一步扩大领土,双方未能达成共识。

谈判结果揭晓后,英国朝野哗然,舆论沸腾。正如葛洪“政府的东方政策”的演讲:既然贸易跟着国旗走,那么英国就不能再鼓励在缅甸和掸邦的无政府状态和失政了,因为,这会有力地把英国商业推出门外。缅甸的重要性不在于它本身的贸易,更重要的是“它构成我们通往中国的大通道的一部分”,中国才是我们将来真正的市场。唯一解决的办法就是合并上缅甸作为取得那条大通道的第一步。 葛洪的“政府的东方政策”演讲受到各界关注,不久后,英国首相索尔兹伯里决定对上缅甸实施军事行动。

英属印度政府一直在寻找时机吞并缅甸,而所需的只是一个合适的借口。正如印度总督达弗林(Dufferin)在10月15日致印度事务部秘书的信件中所表示的:“如果锡袍王给我们一个借口,它也许正合我们的胃口——吞并这个国家或把它置于我们的保护之下。”对于英国所需的借口俯拾皆是。英商孟买缅甸公司在上缅甸地区进行柚木采伐与出口活动,依据双方协定,该公司须按时向缅甸政府缴税。然而,该公司却不择手段大量偷逃税款。

8月20日,缅甸当局对此事作出最终决定,责令该公司补缴所欠税款,并课以高额罚款。若该公司拒不执行,缅甸政府将没收其在上缅甸宁阳林区的全部财产。对违法的外国公司进行处罚,本是缅甸政府主权行为。然而,仰光的英商是不愿遵守所在国的法律法规的,他们更习惯于在强权保护下进行不平等贸易。仰光英商会求助英缅专员,保护其在缅甸的贸易利益。英国政府决定以“柚木案”为借口,发起第三次英缅战争。英属缅甸专员于10月22日向缅甸政府发出最后通牒,要求其在11月10日前对英方的诉求作出明确回应。11月9日,缅甸政府答复,表示接受英印在缅甸设置长期代表,缅甸愿帮助英印打通同中国云南的贸易关系,但拒绝英属印度总督特使裁决“柚木案”。13日,英国正式对缅甸宣战。随即,英印军队迅速推进,直逼曼德勒。28日,攻入该城,占领王宫,并将锡袍王流放到印度西海岸的特纳吉里。英国仅用了不到半个月的时间,便覆灭了贡榜王朝,吞并了上缅甸。

在军事上取得胜利后,派驻缅甸的英国官员们目睹了曼德勒政权的脆弱不堪。他们一致认为,上缅甸不具备阿富汗那样的伸缩性和抵抗能力,难以承担起英法间缓冲国的角色。基于这一评估,英国于1886年1月1日正式宣布将上缅甸并入其版图,使其正式成为英属印度的一部分。

随着清政府自身实力、地位的衰落,已经无法提供宗藩制度运行的保障,眼见英国对自己藩属国所施行的侵略行为,清政府虽然感到突然和愤怒,但并不敢表示反对。1886年7月24日,中英两国在北京正式签署了所谓的《缅甸条款》。依据此条约,中国名义上保留了宗主国的虚名,而英国政府却轻而易举地获得了清政府对其吞并缅甸的默认,并获得了在云南边境通商的实质性利益。通过《缅甸条款》,英国人把头探进中国的“后门”,为后来的中英滇缅边界纠纷埋下了伏笔。 Uhxemr2ca8tC2N2VUVLUbe7tnEDYFcnzBSPYS30m4KIH0CtxAvwlw3z4fcvhGOB6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