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看书”与阅读(代序)

陆文虎

我爱好阅读,那是因为我愿意享受其中的快乐,或者是甘于忍受其中的煎熬。我对面的文本,情况可能各不相同,或者生动有趣,传达着某种意味,具有一定的魅惑力,使我能够驻足欣赏;或者晦涩深奥,显得深刻厚重,具有相当的吸引力,使我愿意俯身挖掘,哪怕是荒诞悖谬,诡辩而能自圆其说者,我也想聆听其详。总而言之,能够被阅读的书,应当是能够引发我无论愉悦、感奋还是激怒等感受的书。有时候,虽然面对着书本,但是,我不认为那是在阅读,我只把那种与阅读类似的行为称作“看书”。如果书中没有我需要的内容,也没有能够感染我的气氛,我的目光投放在书上时,就像是投放在一块砖头上一样。由于世界上除了好书之外,还有许多坏书、平庸的书和只能被称为垃圾的书。于是,我不得不经常交换阅读和看书这两种动作。我摆出“看书”这种姿势,虽然是被迫的,却也是必要的;有些书,出于职业的原因,我不能不“看”。由于某些书并不是我要阅读的,在这种情势下,“看书”这种动作也只能沦为一种姿势了。那些仅仅被我“看”过的书,除了当时就有呕吐出去的以外,经过消化器官的研磨,便作为无益无害的残渣,排出体外,化为乌有了;而那些被我阅读过的书,就如同流入了血液,流入了心脏,经过思维器官的加工,最后在大脑里积淀下来,成为记忆。

人到了知天命之年,对于干了四十多年的两种营生——阅读或者“看书”的区别——竟然没有认真地想过。倒是近日,友人唐栋忽然询及是否记得他写于八十年代的一些小说,引起我的思索,于是才有了上面一段文字。我当然记得唐栋当年的创作盛况,那时正值高产时期,他有一批作品问世。他的短篇小说中,给我印象最深的是《兵车行》,一出来就广受好评,不仅在全国获奖,还被翻译成多种文字介绍到国外。这部作品,与徐怀中的《西线轶事》、李存葆的《高山下的花环》、朱苏进的《射天狼》等一大批作品,共同形成了中国当代军事文学的第三次浪潮。虽然近年来唐栋已把主要精力放在话剧创作上,并且取得了较好的业绩,但是他的小说创作,确曾在军事文学的发展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记。《兵车行》托物寓志,其创意恍兮跃如;造境状性,其人物信而新焉;叙事抒情,其词采焕乎斐然。想到《兵车行》,我仿佛置身于冰清玉洁、苍苍抟抟的雪域高原,脑海中就能马上浮现上官星的形象,好像想起一位老朋友;似乎能够体味女兵秦月和预备司机的内心世界。

唐栋的短篇小说,虽则取材较小,往往是平常人、小事物,但是由于被安置在冰雪世界或山乡田园的大空间中,如幽谷鸣鸟、大漠上烟,立意遂变得广大精微起来。也许是由于唐栋身兼小说家与剧作家两重身份,他的以《兵车行》为代表的许多小说都富有戏剧性,当然,这不是缺点,只是增强了作品的可读性。一部发乎妙思、止于至善的佳作,其澡雪精神、疏瀹情感的艺术魅力,是未可限量的。我知道,我阅读书,同时也必然为书所阅读;为了让书阅读我时感觉好一点,不至于只肯“看”我,我只得不停地努力。我阅读得越多就越想更多地阅读,因为我觉得阅读能够使我自己不断地得到改良。我阅读唐栋的《兵车行》等短篇小说时也有类似的感觉。我认为,回忆诸如此类的作品,是一件很愉快的事情。

2000年3月 WNo7gQhWM9enUi6t2Oz0WXwkPudGzPw1WsOQSr6DV9LSChvODOHqNVVSm+Dod2n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