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经常发生争吵的家庭会养出什么样的孩子

✘你是否常这样说

“都是你的错,要不是你执意这样,我们现在也不会这么困难。”

“不愿意过就离婚!”“离就离,民政局见!”

✔不妨试试这样说

“这件事情是咱们共同决定的,所以我们应该共同想办法解决问题。”

“我小时候常常被父母忽视,所以现在希望得到你的重视。在这件事中我也有错,我不应该对你大吼大叫。”

很多人会通过大喊大叫来发泄情绪,希望以此得到对方的重视或者让对方妥协,但是这样做往往会使事情变得更糟。在经常发生争吵的家庭里,最大的受害者往往是孩子,孩子可能会因此缺乏安全感、有暴力倾向、沉默寡言等。

心理学小课堂

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在1967年研究动物时曾提出习得性无助这一概念。习得性无助是指个体在经历无法控制的负面情境后,逐渐失去改变或掌控情境的信心,进而产生一种无助感的心理状态。

父母经常争吵,孩子就会感到无助,认为自己无法改变父母争吵的现状,这会影响孩子面对困难时的信心。家庭是一个孩子成长的港湾,而争吵却是这片宁静海洋中的风暴。可见,家庭中的争吵对于孩子的伤害是巨大的。

我的邻居小明就生活在这样的家庭中,他的父母总是因为一些琐事争吵不休。小明小的时候,每当父母吵架,他都会躲在房间里,用双手紧紧捂住耳朵,但这无法阻止那句句刺耳的言语刺中他幼小的心灵。稍微长大一些,小明也曾尝试阻止父母吵架,但都无济于事。渐渐地,原本活泼开朗的小明变得越来越沉默,他开始怀疑这个世界,怀疑人与人之间的感情,在学校也经常跟其他同学发生冲突。

在这种环境里长大的孩子很容易产生心理问题。这种现象是家庭内耗,指的是家庭中因矛盾和争吵而导致的家庭成员的情感和精力的消耗。这种内耗会对孩子的心理发展产生极大的不良影响,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心理健康问题:孩子可能会出现自卑、焦虑、抑郁等心理问题。长期生活在一个充满争执的环境中,孩子可能会觉得自己无法控制周围的情况,从而产生无助感。

●情感交流障碍:孩子可能会对亲密关系产生恐惧,难以对他人产生信任感和亲密感,在亲密关系中可能会退缩或表现出攻击性。

●行为问题:由于缺乏家庭榜样,孩子可能在行为习惯、价值观念的形成上出现问题,甚至可能模仿父母的争吵行为。

●学习与认知影响:持续的家庭冲突可能分散孩子的注意力,影响其学习能力和成绩。

●社交能力受限:孩子可能对社交场合产生恐惧或排斥心理,不善与他人交流和合作,这会影响其未来的社会适应能力。

●自我认同困惑:孩子可能会对自己的身份和角色感到困惑,不清楚自己在家庭和社会中的位置,从而影响自我认同感的形成。

●家庭价值观扭曲:生活在父母经常争吵的环境中,孩子可能对家庭的价值观产生怀疑,对于家庭温暖与和谐产生错误的认知。

有心理学家曾说过:“孩子的心是一块柔软的泥土,家人的每一次争吵都会在这块泥土上留下深深的痕迹。”然而,即使是生长在充满争吵的家庭中,孩子也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走出来,迎接新的生活。小明在初中时遇到了一位热心的心理学老师,这位老师发现了小明的问题,并为他的父母提供了以下两点建议。

1.学会沟通

作为父母,要学会倾听家庭成员的意见,尊重家庭成员的感受,用理性的方式解决问题,减少争吵,同时可以邀请孩子参与矛盾的解决,这样可以培养孩子在家庭中的归属感,也可以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2.建立亲密关系

父母应该尽量与孩子建立亲密的关系,让他们在家庭中感受到温暖和支持,要让孩子知道家庭成员间是相互信任的,也能安全地表达情感和脆弱,还愿意相互倾听和理解对方的感受,让孩子感到“我们是一体的”。

希望每一个在充满争吵的环境中成长的孩子都能勇敢面对生活,用阳光的心态去追求自己的幸福。 CJj7+oQCoUt55UiZ9ljTCuy3wTQ212nAOvGAGBvvvmElKbXQFNwOrhhieN5oHgru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