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1章
中国与全球南方的经济合作:从贸易、投资到“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合作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经历40多年的高速增长,人均GDP从1978年的156美元增长至2024年的1.34万美元,年均增速高达9%左右。伴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以及持续扩大的对外开放,中国从1978年GDP全球占比仅为1.7%的低收入封闭经济体成长为2023年GDP全球占比16.8%的开放经济体。 今天的中国不但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也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体系,成为世界第一大出口国、第二大进口国,对外投资连续多年位居全球前三。

中国经济的崛起深刻重构了全球经济格局。根据世界银行WDI(世界发展指标)数据库的数据,1960—1990年,全球低、中、高收入经济体的GDP全球占比长期保持稳定,平均分别为0.8%、17%、82%。在此期间,全球经济活动高度集聚在高收入经济体,呈现出“中心—边缘”的固化特征。然而,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速,中国的GDP全球占比快速上升,从1991年的1.6%增长至2023年的16.8%;同期,除中国以外的中等收入经济体的占比则从11.2%提升至18%。两者合计上升22个百分点。与之对应,全球高收入经济体的GDP全球占比则从1991年的86%下降到2023年的64%,共下降22个百分点。显然,中国经济的崛起不但成为过去60多年重塑全球经济格局的最重要力量之一,也通过国际贸易、投资和基础设施建设等合作发展方式对全球经济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但是,随着中国经济和产业结构的持续增长和升级,中国经济正面临双重挑战。一方面,国内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持续上升,导致劳动密集型产业逐步丧失比较优势,使部分劳动密集型企业面临外迁压力;另一方面,随着中国与发达经济体的产业结构趋同,中国与美国等发达经济体之间的贸易争端和地缘政治摩擦愈发加剧;加之全球供应链的调整,中国在国际贸易和投资环境中的不确定性上升。这就促使中国在全球经济布局中寻求更加多元化的合作模式,以降低外部冲击带来的风险。而加强与全球南方国家(中低收入经济体)的经贸合作,无论是在贸易、投资,还是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均显得愈发重要。

从外部环境来看,2023年全球南方国家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82%左右。 随着这些国家经济的持续增长、在全球经济中的占比不断上升,其在全球贸易和投资中的作用日益凸显。因此,全球南方的发展已不仅仅是这些国家自身的问题,更是全球经济能否实现可持续增长、是否能够有效治理气候变化与发展不平等等全球性议题的关键。而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不仅基于互利共赢的经济逻辑,也体现了中国作为全球性大国在发展责任和全球治理方面的积极担当。

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推动“一带一路”倡议、拓展与全球南方国家的贸易与投资合作,既符合全球经济重心“南移”的客观趋势,也反映了在全球经济不确定性加剧背景下重塑国际合作体系的战略考量。一方面,全球南方市场为中国提供了广阔的出口新空间和产业全球布局的战略支点,是应对发达经济体地缘政治制约、出口市场集中度过高等风险的重要依托。另一方面,通过基础设施投资、产业合作与能力建设,中国也助力全球南方国家加快工业化与现代化进程,有助于推动全球共同发展目标的实现。因此,从全球发展战略的角度看,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不仅是经济机会,更是一种共担责任、引领新型全球化进程的选择。

本章首先回顾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在贸易与投资领域的合作发展,以及中国政府如何通过“一带一路”倡议推动基础设施投资与互联互通,从而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经济增长;其次,进一步梳理了中国与全球南方国家合作过程中面临的关键挑战,包括部分低收入国家的主权债务风险、工业化发展滞后以及政治与地缘不稳定性等问题;最后,探讨如何调整中国在全球南方国家的合作发展策略,包括优化基础设施投资模式、调整对外债务融资政策,以及通过知识和经验援助促进全球南方国家的工业化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H1DnDEylXfYgaDI/DcJBtpZF+9aw+ZSUQEsRJvw9aW4iEWdGNEgaLjDjs2Tes3mg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