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再版序

时光荏苒,转瞬六载。

自2019年《绩效使能:超越OKR》首版面世以来,承蒙读者厚爱,本书持续热销,始终稳居OKR领域图书的重要位置,被众多企业家视作案头必备的OKR经典作品,成为他们变革的启发之源。

2020年4月,在我即将加入腾讯之际,一家年营收700亿元、净利超百亿元的集团公司董事长给我发来一段让我倍感鼓舞的语音:“《绩效使能》写得非常好,我看你下了非常多的功夫,查阅了非常多的资料,详细解释了内在动机、外在动机的原理,也讲述了非常多的案例,这对我们帮助很大,我们也想在公司推动一下这件事情。”2022年12月,一位教育领域的创业者与我分享道:“我自己这几年一直在做亲子家长课堂,我发现很多家长跟孩子的讲话很像KPI对话。这种方式毁掉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这跟您在著作里讲的非常相近。我发现管理学上管理员工的方式和我们心理学中教育孩子的方式极其相近。因此,我在想,能不能将OKR融入后现代心理学当中,融入对孩子的教育方式当中,更好地去教育孩子。”类似的反馈还有很多。这些真挚的反馈让我深感欣慰,也让我意识到《绩效使能:超越OKR》里阐明的OKR理念的应用边界远比想象中更为广阔。

过去6年,我前4年作为内部专家在阿里巴巴和腾讯内部推动OKR的落地实施。2022年从腾讯出来后,我有幸以顾问身份重返老东家华为、阿里巴巴和蚂蚁金服,为它们的OKR升级提供顾问服务。能换一种身份继续服务曾经的雇主,这是一件非常幸运也让我深感自豪的事。感谢它们对我的专业性的认可!此外,我还走进了宁德时代、有鹿机器人、百果园、菲安妮、小芒、菲鹏生物、三诺生物等百余家企业,帮助它们落地OKR,见证了OKR在这些企业从理念到实践的生根发芽。

过去6年,我与丛龙峰结下了深厚的友谊。龙峰身上有很多标签,他是南开大学的管理学博士,也是和君咨询的前首席管理学家兼管理研究院院长,曾经还是《中国人力资源开发》杂志的执行主编。他著有《组织的逻辑》和《自我觉察:领导力提升的起点与终点》两本广受好评的著作,对组织和领导力的剖析鞭辟入里。他能将理论的深邃和实践的生动这二者融为一体,尤其难得。龙峰还创立了“我们HR”这一品牌,并在早几年就立下宏愿:将HRD(人力资源总监)班持续举办10年。他对专业的执着深深打动了我,也吸引着我持续参与到他几乎每一期的HRD班以及主要由创始人参加的组织管理工作坊中。每一期,我的分享内容都在迭代,但核心主题始终如一——定好组织目标,激发组织大活力。这一话题引发了众多HRD朋友和企业家朋友的强烈共鸣。从他们的关注与反馈中,我看到了大家对定出好目标和激发组织活力的迫切期待,这也更加坚定了我陪伴企业落地OKR的初心与使命。

6年弹指一挥间,但我与OKR的缘分远不止这6年。我是从2015年10月开始作为推行者在华为推动OKR工作的。从那时算起,至今我已伴随OKR 10年了。我把10年奉献给了OKR!人生有多少个10年?10年间,我在研究中积累洞见,在实践中直面挑战,用笔触记录心得,用行动践行信念。如果要用几个词来形容我的这10年,那一定是:研究不停,实践不断,笔耕不辍。

曾任上海文艺出版社副总编辑的魏心宏曾犀利地指出:“中国每年新版图书中的大部分书都是一次性的,只有不到10%的图书有重印再版的机会。也就是说,差不多有40万种图书的寿命都不足12个月。事实上,很多图书的出版之日就是死亡之时,毫无阅读价值。”这一现象在OKR领域同样显著。尽管近年来市场上涌现出百余种与OKR相关的书籍,但绝大多数在短短一年后便黯然退出了市场,沦为昙花一现的过客。幸运的是,《绩效使能:超越OKR》成了一个难得的例外:自2019年出版以来,该书已重印13次之多,平均每年重印2次,至今仍备受读者朋友的青睐,成功“活”到了第6个年头。这份持久的生命力,源于它系统性地提炼了上千篇目标管理相关科学研究文献的核心和精髓,为读者提供了严谨的实证指导。我始终相信,真正的研究拥有穿越时间的力量,不仅能够启迪思维,更能为实践提供恒久的科学指引。正是这种基于科学的力量,让出版物得以经受住时间的考验,摆脱“江湖郎中”般匆匆过客的命运,成为真正值得信赖的知识源泉。

同时,我的工作并不仅限于研究。我的另一只脚始终扎根于实践的土壤。这些年来,在服务高科技、互联网、新能源、生物制药、新餐饮、传统零售等多个行业的过程中,我亲历了众多企业里OKR从理念松土到落地生根的全过程,积累了丰富的实战经验。毫不夸张地说,企业在推行OKR过程中可能遇到的99%的问题,我都曾亲身经历并解决过。我实实在在地踩过了企业开展OKR可能会遇到的绝大多数“坑”。华为有句名言:烧不死的鸟是凤凰,从泥坑中爬起来的才是圣人。这些经历不仅让我对OKR的理解更加深刻,也让我能够为企业提供更具针对性和实操性的指导。如果能及时地将这种理解系统性地总结出来,一定能帮助更多企业在实际落地OKR的过程中少踩坑、不踩坑,更快摘到OKR应用的胜利果实。《绩效使能:超越OKR》第2版就是基于这样的初心诞生的。我希望把我这些年最新的OKR实践和研究精髓注入其中,让它获得新的生命力。

第2版在第1版的基础上做了大幅扩充,新增了3章实践指导内容,系统阐述了OKR制定、OKR对齐、OKR使能和OKR复盘四大关键环节,并深入探讨了OKR与绩效考核融合的最佳实践。在全书的最后,还新增了互联网巨头腾讯与明星AI初创企业DeepSeek(深度求索)这两家企业的案例。它们要么是OKR实践的标杆,要么是尤其适合应用OKR的未来之星。我相信这些探讨能极大地丰富读者朋友对OKR的立体化理解。

经过扩充和修订,第2版的内容更加丰富,更加立体,也更加系统化。整本书围绕一个理念、一套结构和一条逻辑展开,深入剖析了OKR的本质与实践逻辑。

一个理念 ,即内在动机理念,这是OKR工作的底层激励逻辑。正是这一理念,赋予了OKR新的生命力,使其超越了传统的绩效管理模式,能真正激发员工的自主性与创造力。

一套结构 ,即OKR的三层结构,包含O(目标)、KR(关键结果)和Action(行动)。这一结构清晰界定了目标、结果与路径之间的关系,为组织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和可执行的框架。

一条逻辑 ,即从OKR制定到OKR对齐、OKR使能、OKR复盘的闭环实施逻辑。正是这条环环相扣的实施链路,让OKR不再是空洞的雄心,而成为可切实驱动组织实现业绩突破的利器。

内在动机理念、三层结构和闭环实施逻辑三者的有机结合,共同定义了OKR这一独特的目标管理工具。从这三个方面理解了OKR,就等于掌握了OKR的精髓。

具体而言,本书的第1~3章聚焦于OKR理念的阐述,深入探讨了内在动机的机理;第4章系统剖析了OKR的三层结构,阐释了OKR长什么样,与传统目标管理工具有哪些差异;第5~9章详细解构了OKR的闭环实施逻辑,提供了从制定到复盘的全流程指导,并给出了企业如何进行OKR IT工具选型的若干建议;第10~11章则兼具理念升华与结构深化,回答了OKR落地实施的诸多问题;第12~14章在OKR的基础上,深入探讨了OKR模式下的绩效评价方法,帮助读者升华对绩效使能的理解。

通过这样的编排,本书不仅为读者提供了OKR的理论基础,更提供了实践落地的完整路径,能让你对OKR有全面完整的认知。

未来已来,唯变不变。在这个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企业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一种灵活、敏捷、能够激发员工创造力的目标管理工具。OKR倡导透明、协作、自主、创新,这些正是未来组织成功的关键要素。它能够帮助企业聚焦关键,激发潜能,拥抱变化,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荀子·修身》有言:“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道阻且长,行则将至。在OKR推行的征程中,胜利属于坚定的信仰者和实践者。愿《绩效使能:超越OKR》第2版能成为您和您的企业乘风破浪的灯塔,助力您和您的企业不断突破、成就非凡、制胜未来!

况阳
2025年7月于南京 I8Pno+5P/m1focQdzq6Kr+cXfjowhCGrsQAf5mpo2/jedYX1d9Cbl8SiBRR5P7kx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