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类书籍的写作是一件极其辛苦的事。做、说和写是三种完全不同的能力。有的人是实干派,非常善于做事,然而,真要他讲一下他为何能做得如此出色,他却说不出个所以然,这类人俗称“老师傅”。还有的人夸夸其谈,只要给他一点线索他就会口若悬河,把一根稻草说成一根金条,但是他们却通常不屑于脚踏实地一步一个脚印地去做,这类人俗称“演说家”。第三种人特别善于在夜深人静的时候,文思泉涌,下笔如神,谱写下很多脍炙人口的好文章,他们善于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而实地待在田间地头做事的时间却少得可怜,这类人俗称“文学家”。管理类书籍的写作,必须兼具做、说和写三种能力于一身,才能真正对企业管理有所裨益。首先,你必须亲身实践——去做,然后,你还要能把你的实践向别人大声传播——去说,最后,你还要把管理实践的精华系统地总结出来——去写。所以我说,管理类书籍的写作是极其辛苦的。当我耗费无数光阴,一字一句地写下本书的时候,更真切地体会到了其中的艰辛,也越发对管理学大家心生敬佩,正是他们用汗水和心血,既做也说,最后还写出来,让管理智慧跃然纸上,点亮企业管理进步之路。
于我而言,走入管理领域纯属巧合。我原本是技术出身,在华为研发部门从事过多年的软件开发和项目管理工作。仅因一个偶然机会转行人力资源,从此便对其深爱有加且难以自拔。这些年来,我在组织诊断、绩效管理、员工关系、领导力、员工培训等领域均有所涉猎;我研读了大量管理著作和专业文献,从德鲁克到明茨伯格、马斯洛、爱迪思、卡梅隆、爱德华·德西、洛克等,不断地沐浴在管理学大家的思想光辉之中,把他们的先进理念和方法落地在企业管理实践之中,在企业内部荡起了美妙的涟漪。很多方法论,像OPP组织诊断、激励矩阵、员工健康安全系统等,至今仍广为流传和应用着。
回首这一路,心中满是感激。那些曾在我前行路上帮助过我的领导和朋友们,早已深深刻在了我的记忆里。每一个名字背后,都有一段值得铭记的故事,都已化作我前行的力量。
我的朋友丛龙峰博士常说:人是活不过自己的人生经历的。华为、阿里巴巴、腾讯是我曾经工作过的三家优秀企业,是我成长的基本盘。要感谢华为的吕克、王辉、武文斌、秦刚、徐元君、吴旭波、盛辉、李晓卉、郑岩、周雪涛、雷荣、廖开容、罗砚,阿里巴巴及蚂蚁金服的吴敏芝、张菲菲、汪霞、阮籍、休休、昭君,腾讯的魏颖、陈韵、李洁、卢星宇、周树雄、张军照,字节跳动的李诚,以及曾经在这些企业奋战过但业已转战他处的孙铭、李勇、缪伟、费乔、娄松、华毅、严国新、唐斌地、刘丽娟、韩振华、郭丹、陈小健、肖瑞琪、章莹、王薇辰、宋颖潇……还有很多没有写在这里的领导和朋友,正是你们的信任和帮助,让我在管理领域不断精进,不断为企业管理贡献自己的绵薄之力。本书的出版源于你们曾经的一路相伴。
感谢康至军老师。多年前我尚在华为任职,承蒙您的推荐,有幸翻译《OKR:源于英特尔和谷歌的目标管理利器》一书。正是这次宝贵的出版机缘,不仅促成了本书第1版的创作,也由此开启了我此后多部著作的写作与出版之路,并延续至今。每忆及此,心中满是感激。
感谢清华大学的张勉老师。您是第一个邀我走进高校课堂的老师。算起来,我前后一共三次走进清华园课堂为您的学生授课,我深感荣幸。一直以来,OKR在中国都只是作为一种实践被广泛应用,很少有高校老师从学术角度对OKR价值进行科学论证,您是中国OKR科学研究第一人。您对OKR的深入研究,不仅揭示了其底层机理与核心价值,更点燃了无数人对OKR实践的热情与信念。您的学术洞见与专业精神,激励着越来越多的人投身到了OKR的应用与推广中。能在职业生涯中与您相遇、相知、亦师亦友,是我莫大的荣幸。
感谢丛龙峰博士。自从我离开腾讯,踏上独立服务企业的征程以来,你为我提供了非常多的支持与帮助。你常说要足够专业、足够真诚,这恰恰也是我所追求的。有你一路相扶,让我在专业精进的路上不再孤单!感恩遇见。
感谢王赛博士。我们不仅是校友,更怀揣着相同的理想:你立志打造中国独特的企业战略管理体系,我则愿为中国的组织发展倾注心力。在攀登高峰的路上,能与志同道合者并肩同行,既是命运馈赠的缘分,也是前行路上的力量。与君同行,与有荣焉!
感谢山东大学的蔡地老师。《易传·乾文言》有云:“同声相应,同气相求。”这句话用来形容我们的相识,契合得如此自然。因对内在动机理念的深刻共鸣,我们如伯牙遇到子期,一见如故,成为志趣相投的挚友。我们无所不谈,常于思想的原野上驰骋,时常探讨如何让更多企业和个人拥抱内在动机的力量,从而激发出他们内心潜藏的无限光芒。这样的相遇,是命运馈赠的一份厚礼,珍贵而美好!
感谢一路相识相知的企业家朋友们。有趣的灵魂终会相遇。自离开企业、投身管理咨询以来,我遇见了许多有趣的灵魂:有鹿机器人的陈俊波博士、小芒的张阳先生、潮宏基的廖创宾先生、菲安妮(FION)的林斌生先生、米可世界的苏鉴先生、同向的徐向女士、Gaga鲜语的冯敏女士、北极星的秦添先生……你们对事业矢志不渝的追求,映照了中国企业家精神,令我由衷敬佩。在这个波澜壮阔的时代,中国需要你们去撑起未来的天空。你们不仅是我的客户,更是我心中无畏前行的英雄。能够与你们同行、共话未来,实属人生幸事!
还要感谢我的家人。时间对所有人都是公平的,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得与失往往相伴相生。我将时间倾注于这本书的创作,便无可避免地错过了许多与家人共度的温馨时光。本书得以顺利再版,离不开你们的无私奉献与默默支持。无数个日夜,当千家万户沉浸在温馨的家庭时光中时,这个家的男主人却在伏案疾书,未能陪伴你们。感谢你们的理解与支持,让我安心追寻内心的热爱。这份深情,我铭记于心!
最后,特别感谢机械工业出版社的编辑们。为让本书尽早与读者见面,你们倾注心血,用心打磨每一个出版细节。你们的敬业与专业令我深深动容,衷心感谢你们!
况阳
2025年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