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前言

我是一名篮球爱好者,通常每周六下午都会去球场打球,晚上则会和球友一起聚餐聊天,这也是一种放松自我的方式。球友来自五湖四海,在不同行业工作,因为爱好篮球聚在一起。在聊天时,除了谈论一些篮球话题之外,还经常会谈到他们各自的行业以及发生的趣事。例如,公安系统的朋友会谈到如何侦破案件及抓捕犯人,律师会谈及如何在法庭上与对手针锋相对以及一些法律条文,做销售的朋友则会讲其如何对某个产品或项目进行公关、经营和管理,等等。但是我好像没什么可聊的,有位要好的朋友对我说,他们从事的行业都能彼此扯上关系,而我研究的数学则跟大家没有共同话题。的确,大多数朋友一提到数学就摇头,或是一听到我的职业就惊呼:“哇,你居然是数学老师!”然后大多数人都会紧接着来一句:“我上学时最怕数学了!”毫无疑问,很多人都不喜欢数学,都害怕数学,以至于毕业多年之后,想起数学课和数学老师都心有余悸。

我有时候就暗想,如何让朋友也了解一下数学,改变他们对数学的印象呢?在聊天时偶尔我会给大家讲一些数学家的趣事或一些数学笑话,来博得大家的笑声,希望通过这些来刷下存在感,也顺便普及下数学。

为了拓展自己在数学科普方面的知识,在学校里,除了讲授一些大学数学基础课程之外,我还选讲了一些数学通识课,像“文科数学”“数学文化”“数学大师”“数学与海洋”等,希望能通过这些课程,帮助当代大学生对数学有一个整体认识,提高他们对数学知识的理解,激发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丰富数学课堂实践。同时,这些课程也能增进我对数学以及数学教育的认知,开阔自己的眼界。

本书正是我讲授这些数学通识课的成果。十多年来,为了讲好这些课,我阅读了大量数学史与数学文化方面的经典著作,遇到好的数学科普书籍也毫不犹豫买下,但在课堂上我仍会时感思维短路,对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常会发出由衷的赞叹。正如古希腊哲学家苏格拉底的名言:“我比别人知道得多,不过是我知道自己的无知。”但也正是这样的“教学相长”使我获益匪浅,“路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传播数学,科普数学,我已在路上。往后余生,有你陪伴,不亦乐哉!

本书主要是从历史的角度来讲述数学的故事。数学的历史,源远流长,它是人类早期文明的一部分。在五千余年的数学历史发展中,随着数学思想方法的不断丰富与发展,数学经历了从常量数学到变量数学,再到近现代的抽象数学。如今,数学以更为抽象的姿态出现在世人面前:它以公理化为主要研究方法,成为一门纯粹的演绎科学。但是数学又是一个开放的文化体系,它与人类的其他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其中主要包括: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产生的社会政治和经济条件;数学与自然的辩证关系;数学的每一次发展如何改变人类的历史进程;数学的每一次变革如何影响我们的世界观、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等等。

21世纪以来,随着大数据和人工智能的发展,社会各个领域对数学的需求越来越大,数学在整个科学与技术领域的基础学科地位也越来越重要。通过数学历史知识的普及,有助于人们从文化的视角重新认识数学的本质,体会数学的科学价值、应用价值、人文价值与美学价值,从而使现代社会的公民能够更好地顺应社会数学化的进程。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努力构建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教育体系,形成更高水平的人才培养体系。”这就要求我们在数学教育中要贯彻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因此,本书旨在使读者“感受数学魅力,领悟数学精神”,达到普及数学知识、传播数学文化的目的,实现科学与人文全面发展的教育目标。

在已出版的数学通识类书籍中,侧重点各有不同。有的侧重数学历史,有的侧重数学思想方法,有的侧重数学问题,有的侧重数学与文学、诗歌、音乐、艺术的结合等。由于数学内涵丰富,外延广大,数学通识课很难有一个统一体系。本书在选材时,主要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

(1)思政性:响应时代“大思政”号召,突出中国数学家的数学成就,突出中外数学家在问题探索中的思政元素。

(2)航海特色:紧跟国家“海洋战略”,本书第14章“数学与航海”,充分展示了大航海时代的数学文化。

(3)应用性:倡导“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理念,展示数学在物理、金融、生物、医疗、密码等方面的最新应用。

(4)科普性:采用案例驱动的方式引入和阐述相关内容,每一章都会通过数学问题、数学故事、数学典故、数学趣题、数学电影等引人入胜的案例展开,力求通俗易懂,方便读者理解每一章内容。

本书共16章,大体上按照历史顺序来展开。第1章是对数学及其文化的总体概述;第2章介绍记数方法的产生,并讨论数学的起源;第3章和第4章是古希腊数学和中国古代数学,它们分别代表了数学史上演绎化和算法化这两种数学发展方向;第5章至第11章阐述数学发展的各个分支,如数论、代数、几何、微积分、概率与统计、非欧几何、无穷的理论等;第12章讨论20世纪初各大数学学派对数学基础的论争;第13章至第15章充分展示数学与计算机、数学与航海,以及数学在现代各领域中的应用;第16章介绍21世纪以来的最新数学进展及当代知名数学家。

本书在写作过程中引用了许多数学家、数学史家、数学文化专家、国内外同行的研究成果以及一些网上资源,在此一并谢过!限于水平,错漏之处在所难免,敬请同行批评指正,以期不断完善(如有建议或意见,请联系:2010math@sina.cn)。

李祥兆 7Yz2YheE7T36goUDe241blzQihzWjzeb0IGMBZI54Gsq9l9yVklmWKbiBIs740tE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