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1 谈判的基础理论

2.1.1 谈判理论

谈判是科学与艺术的结合,既仰仗信息与技术工具,又严重依赖实践与经验。 从经济学角度出发,谈判理论将自愿合作视为实现效率的最佳途径,通过确定风险值、预测合作剩余以及分配合作剩余三个步骤完成整个谈判过程,而克服阻碍自愿合作实现的因素是谈判理论研究的主要问题。 这些因素包括广义上的产权不清、交易成本过高,还包括因垄断、外部性和信息不对称导致的市场失灵等。

深入分析,谈判主要包括以下两种类型:分配性谈判和整合性谈判。在分配性谈判中,各方可得利益的总和是基本确定的,每一方需争取自身利益的最大化,即所谓的零和谈判。在这种情况下,一方获得的利益是对方所付出的代价。整合性谈判则是各方运用各自的创造力和共享的信息共同创造更大的价值,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最终的利益分配。 但在谈判实践中,单纯的分配性或整合性的谈判并不多见,通常在不同的谈判阶段或针对不同部分的利益进行综合使用。整合性谈判的策略包括积极倾听、开发互补性利益,以及设计更多有利于双方的一揽子交易方案。 另外,依据谈判主体数量的多少,谈判还可分为双方谈判和多方谈判,其中值得注意的是多方谈判中的谈判者之间可以形成联盟 ,此举可能会改变谈判中的势力格局。

结合两类谈判的综合谈判,广义上来讲就是:各方谈判主体尽量在最大程度上将自身利益纳入谈判中去,并最终签订协议。参与综合谈判的各方通常专注于实现两个目标:(1)尽可能地为各方创造更多价值;(2)竭力为自己争取更多的利益。综合谈判并不要求对方妥协或牺牲自己的利益,它要求各方找到创造性的方案而不是着眼于相互的让步。参与方还应该明白三点:(1)他们在某些问题上可能有共同立场;(2)为了达到目标,他们需要进行协调以及在某些问题上作出让步;(3)各方想要维持长期的、积极的关系,因此需要适当的妥协。利·汤普森(Leigh Thompson)认为,综合谈判既可以被看作一个过程,也可以被看作一个结果,并进一步提出整合性协议金字塔模型。 实施综合谈判的五个步骤如下:(1)交换信息,识别所有要谈判的问题。每一方都对自己的利益进行解释,并将重心放在问题上。(2)按利益冲突的程度分类制作问题清单:共同的或兼容的利益问题、不同但可等值交易的问题、分配型问题(直接利益冲突的问题)。(3)对第一种问题迅速达成一致,并在清单中划去。(4)对第二种问题进行充分磋商,实现双方能够接受的交易,并在清单中划去。(5)解决分配型问题。

在整个过程中,影响谈判的战略性因素是时间(最后期限)、信息(谈判心脏)和力量(势力)。设定最后期限是一个有力的谈判工具;信息形成谈判方对现实的估计,影响谈判各方所采取的谈判战略、谈判协议最佳替代方案以及对谈判结果的预期;势力则是促使另一方答应少于自己预定利益的方案的能力。此外,谈判的目的之一是化解冲突,而谈判中核心的冲突包括关系冲突、资源冲突以及过程冲突。关系冲突是指参与谈判的各方可能因为事前缺乏沟通、没有建立起信任关系而导致的谈判气氛紧张;资源冲突是指对于分配型问题进行谈判时,由于利益划分的问题造成的实质性冲突;过程冲突是指在谈判过程中,由于各方采取的不同策略(合作或竞争)或遵循的不同规则和原则而造成的冲突。 另外,面对冲突或僵局时,可采用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意指由第三方运用多种方式协助解决冲突或谈判僵局,让双方在不必诉诸公堂的情况下形成一致意见,具体方式包括调停、仲裁以及偶尔结合两者的“混合模式”。

将谈判理论运用到医疗保险谈判中可以发现,医保谈判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综合性谈判,既包含关于医疗服务价格等的分配性谈判,又包含通过双方自愿合作提高医疗服务效率而创造更大价值的整合性谈判。医疗保险谈判的核心目标是激励医疗服务提供者在不降低医疗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控制医疗成本和按需提供医疗服务。谈判过程包含主体识别、设定谈判规则、正式谈判、谈判纠纷处理和谈判结果执行等。谈判各方在满足参保者医疗服务需求的问题上有共同的立场,但为达成目标,需要各方在医保支付标准、支付方式和医疗服务质量以及数量等问题上相互妥协让步,维持一个长期的、积极的合作关系。医保谈判常涉及三种冲突,即医生追求自由行医与医保管理监督之间的冲突,医疗服务的收费标准、服务范围、支付方式等方面的资源冲突以及医保方与医生工会之间可能产生的过程冲突。而对于医保谈判中的冲突,最终同样需要采用调停、仲裁以及偶尔结合两者的“混合模式”等非诉讼争议解决方式来解决。

2.1.2 博弈论

博弈论是研究在利益相互影响或冲突的局势中,理性的多方决策主体为了最大化自身利益如何进行策略选择以及策略组合的均衡问题的一种对策理论。理论中涉及的关键因素有博弈参与者、博弈规则、策略空间、策略组合以及博弈结果五个部分。其中,假设所有参与者都是能够理性决策又各自独立的个体,并按照事前确定好的决策顺序,各自从自身拥有的多个策略中选择最有利于自身的策略,形成最终的策略组合并共同影响最终的利益分配结果。

根据博弈规则中关于决策顺序的时间序列性,博弈通常可分为静态博弈和动态博弈两种。所谓静态博弈,指的是博弈参与人须在同一时间作出决策,或虽然并非同时但后作出决策者并不知道已决策者采取了什么策略,如著名的“囚徒困境”;动态博弈则是指在博弈过程中参与者的行动有先后顺序,并且先作出决策的参与者的决策结果能被后者观察到,并影响后者的决策,如下围棋。而根据博弈中各参与者的关系,即各自对对方的了解程度,博弈可进一步划分为完全信息博弈和非完全信息博弈。其中,信息是指其他参与人的特征、策略空间及每个策略相应形成的收益函数。再者,按照博弈参与者之间是否签订了有约束力的合同,博弈又被划分为合作博弈和非合作博弈。非合作博弈是经济学家们的研究重点,以上谈到的静态博弈、动态博弈、完全信息博弈和不完全信息博弈以及四者的交叉组合都属于非合作博弈的研究范畴。期望效用最大化被视为非合作博弈的一般决策准则,纳什均衡是非合作博弈的核心概念之一,即能使所有博弈参与者都达到期望效用最大化的策略组合。纳什均衡的特征包括自我实现、承诺和信息,其克服了以往博弈论中的不确定性。相对于非合作博弈对参与者个体行为的关注,合作博弈则是从宏观角度研究博弈,关注所有参与者的集体理性,即是否能够按照一定的协议结成联盟。联盟的形成条件包括参与者在联盟中的收益不小于独立行动的收益以及联盟的所有收益必须在每个参与者之间公平分配。

博弈论在医疗保险谈判中的应用,是为分析谈判中的冲突和合作提供一个基本框架和视角。谈判中的参与者可以是个体(如单个参保者、医生或医院),也可以是团体(如医保机构、医生协会、医院联盟或患者组织等)。而博弈规则既可由法律规定或政府主管部门制定,也可由参与者自主协商确定。谈判中各参与者的决策取决于自身势力和获得的信息,而谈判结果是某种均衡的实现,往往以协议或合约形式将利益分配固定下来。参保者、医生或医院作为参与者的谈判既可能是合作博弈也可能是非合作博弈,这取决于双方是否有条件形成联盟。而通过医保机构、医生协会、医院联盟或患者组织等进行的集体谈判,则可被视为双方垄断博弈模型。

2.1.3 公共治理理论

公共治理理论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是一个集政治学、经济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交叉性研究理论。在传统的管理理论基础上,公共治理理论突破性地强调多元共治、分权以及社会参与等理念,强调政府、市场和社会对公共事务的协同治理,避免陷入政府唯一论、市场万能论及社会中心论的极端认识,通过多主体的相互配合与支持,达到效用最大化。

在这方面,最重要的理论发展为多中心治理理论和网络化治理理论的提出。对多中心的研究最早来源于经济学界,它是相对于集中指导的计划经济安排而提出的,旨在肯定由多中心选择形成的自发秩序;后由奥斯特罗姆夫妇将其引入地方政治体制的研究中来,提出多中心是指决策权能够广泛分散,多个决策主体之间通过竞争展开多项契约性和合作性事务,以寻找低成本的解决方式。在多中心体制下,政府并不是唯一的决策主体,多个利益相关方经过协作、竞争与谈判,最终达成一致的决策方式。而多中心治理理论则是将此理念应用在管理中,以自治为基础,允许多个权力或服务中心共存,形成网络型的治理结构,以达到实现公民利益最大化及满足其多样化需求的目标,避免“公地悲剧”的重现。

网络化治理理论旨在建立连接公共部门、私人营利组织和非营利组织以及个人的网络结构,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治理机制,如公私合作伙伴关系。其主要特征包括:(1)存在多个关系平等又相互依赖的参与者;(2)将实现公共价值作为首要目标;(3)具有自我管理的特征,在执行过程中相互独立;(4)在参与者之间共同利益与利益分歧共存,并将协商谈判作为主要互动手段;(5)参与者共享权利与回报,共担风险。

医疗保险谈判机制正是建立在公共治理理论的基础之上的,希望通过引入多中心决策体制,能够最大限度地反映各利益相关方的诉求并满足参保者多样化的需求。医保谈判机制可避免政府、医保方和医疗服务提供方中任何一方对医保政策的独断,建立相互依赖又具有相当独立自主权的治理网络,实现对医保制度公共价值的共同追求以及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 +KzBLLIsJbdqIAef21gtfD0ahXpgtS2pPlaHQig/hmv1AguWPOaAe2BeOa2GwS1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