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朱元璋爱子恶谥之谜

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一共生了26个儿子,除了排序较前的几个为世人熟知外,其余诸子大多默默无闻。长子朱标,身为太子,自然关注度很高,更是朱元璋的重点培养对象,虽然不幸死于朱元璋之前,但其子朱允炆成为爷爷朱元璋的钦定继承人,登基为建文帝;第四子朱棣为明成祖;老二、老三虽无卓越能力,但由于年长,参与的政治、军事活动也较多。

抛开封建帝王的传位制度,单从个人喜好看,朱元璋内心里最喜欢的是谁?我们从曹操对儿子的态度来看,朱、曹二者其实有相似之处。曹丕、曹植二人无疑是最有竞争力的继承人。两人都是曹操正妻所生,都颇有文采,但曹植更胜一筹;可惜曹植的政治才能不及哥哥曹丕,为人处世的技巧又无法令曹操满意,何况他也不是年长之子。这些都是曹植输掉竞争的重要因素。尽管如此,曹植的杰出文学才能的确曾令曹操心动。

说实话,没有人不喜欢文采斐然的儿子,帝王也不例外。朱元璋这样的半文盲更不例外。也许,正因为他少年时没有受教的机会,反而使他在内心深处对读书和文采有一种天然的艳羡。目前存世的朱元璋谕旨,很多都是他本人的口语化材料,粗鄙至极。他又颇自负,不许外人对其加工润色,遂摒弃文言文格式(他也根本不懂怎么写),采用村夫野言的原生态形式,这些文字读来让人既诧异又偷笑不已。

如果说前几位皇子生于乱世,受教机会不一定很多,教育资源不一定很丰富,他们文采差些也就不足为奇了;但明朝建立后出生的皇子就不一样了,他们家集中了全国最优秀的教学资源,只要有点天赋和耐心,成才不难。比如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的第十子朱檀。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载,朱檀“生两月而封。十八年就藩兖州。好文礼士,善诗歌”。他获封的是亲王爵位——鲁王。小小幼儿就被父皇封王,可见他如何深受朱元璋喜爱。日后,被寄予厚望的朱檀几乎成了文学家,似乎也没有辜负老爸的期望。

不过,这位“好文礼士、善诗歌”的王爷,死后的谥号居然是“荒”字!明明深得父皇喜爱,为何去世后被打了“差评”,这是怎么回事?

谥号,是帝王对重要大臣和皇室成员的盖棺定论。很不幸,鲁王朱檀也像长兄一样,走在爸爸之前,享年只有20岁!身后,他不叫鲁惠王、鲁贤王、鲁懿王,而偏偏被慈父定为鲁荒王,使用“荒”这样的恶谥!为什么明明一度深受父皇喜爱,而且有真才实学,貌似谦谦君子的朱檀不幸早逝,竟然不但没有得到父皇的怜悯哀痛(哪怕叫鲁哀王也好啊),反而激起他的一股恶感呢?

莫非史书的记载都是虚假的溢美之词,文过饰非?

20世纪70年代初,考古工作者在山东发掘了鲁荒王的墓葬。出乎意料的是,跟绝大多数明代藩王墓葬被盗掘一空不同,朱檀的长眠之所在开挖前一直安然无恙。虽然因渗水导致墓室被液体长期浸泡,但是考古人员依旧出土了大量珍贵而有历史价值的文物,包括一些无法修复的古代书画藏品,以及许多古书,比如《朱子订定蔡氏(书)集传》《增入音注括例始末胡文定公春秋传》《四书集注》《少微家塾点校附音通鉴节要》《朱文公校昌黎先生文集》《黄氏补千家注纪年杜工部诗史》等,大多是今天没有存世的作品。墓中还出土了一张具有极高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古琴——“天风海涛”琴,出自唐代著名制琴大师雷威之手,经南宋匠人修复,再传到几百年后的朱檀之手。这张绝品古琴如今也是山东省博物馆的镇馆之宝之一。

从这些陪葬品中可以窥见朱檀生前的兴趣爱好。史书说他那么有文采,又擅长诗歌创作,应该不是浪得虚名。

那么这个人究竟荒唐、荒诞在哪里?居然引起朱元璋的深恶痛绝?

《明史·卷一百十六·列传第四·诸王》记载,朱檀“饵金石药,毒发伤目。帝(朱元璋)恶之。(洪武)二十二年薨。”

原来,这位皇子刚过青春期就开始迷上了道家丹术,长期服用丹药导致视力损伤,20岁便撒手人寰。

本来,帝王喜服丹药,至晚在西汉早期便已有之(南越王墓就有出土),更早的如秦始皇等也对此兴趣浓厚,只不过没有考古证据而已。历朝历代喜好乃至沉迷者比比皆是,不少人也因此丧命,帝王、贵族、名士等群体只不过将其“发扬光大”而已。朱檀之后,明清皇帝中痴迷于此的更是不乏其人,不过朱檀年纪轻轻就如此沉湎,实属少见。

那么问题来了:丹药为何会伤目?

古代有所谓的外丹术,是指通过各种秘法烧炼丹砂、含铅和汞等矿物以及药物做成丹药,以点化自身阴质,使之化为阳气。现代科学认为人体摄入大量铅、汞对健康的危害性极大。

现代人熟悉的能致盲的甲醇是化工产物,在古代出现的概率几乎为零,所以丹药中应不包含。

那么铅、汞的慢性中毒可能致盲吗?这一点医学书上没有明确的答案。这些物质对人体的影响固然是多方面的,但若说直接损害与视力相关的器官,暂时还没有实验和临床的证据。

说到这里,笔者忽然想起,有些患者以视力受损为主诉来诊,在护士站一量血压,高得惊人!他们中的一部分人年纪其实不算大,一直没有监测过血压,不知道血压是否长期异常!的确,有些慢性的低血压升高患者并没有觉得很头晕,反而是视力进行性下降。

朱檀如果这么年轻就患有高血压病,继而视力变差,那就有很大机会是继发性高血压,而不是中老年朋友罹患的原发性高血压病。继发者,就是某器官或某激素分泌有问题才导致的高血压。朱檀在十几岁之前学习优秀,诗文了得,不像有什么先天疾病,他的一切不幸可能来自嗜丹药,然而其慢性中毒的损害靶点到底最重在哪儿?

“那个味道比千人尿过的厕所散发出的氨气味还要浓烈百倍,刺激得人眼睛都睁不开,太臭了!”40多年后,参与发掘的人员回忆起打开朱檀棺椁后的情景时这样说。

为何一具600多年前的骸骨仍能散发如此浓烈的气味?一方面,棺椁内的棉被和袍服保存完好;一方面,棺木长期浸泡在水里,遗骸所处环境是湿润、恒定、封闭的,致使氨气一直附着不散,而氨气的天然来源之一就是有机质的腐烂。也就是说,死者生前体内很可能已经蓄积了大量的有机质!

有机质是人体代谢的产物,如果肾功能衰竭,它就会不断堆积。而铅、汞的慢性损伤对象就包括了肾。而肾一旦被损害,就会引起血压升高!

也许,朱檀伤目只是慢性肾衰竭和高血压的表象。

眼看着这位儒雅的亲王儿子将成为冉冉升起的文坛新秀,但他偏偏执迷不悟地成为丹药的牺牲品,老皇帝气不气?朱元璋给爱子起恶谥,或许是恨铁不成钢的痛惜吧。 IbjJRNwkKD05uthiS6WXI4lSa4rhtS0lTsGHdLoXqKguuikgBHNNBvW9lxPOw/1y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