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曾国藩有勤写日记的习惯,他的日记完整地保留了下来,成为研究中国近代史的第一手材料。后世以学曾国藩自居的蒋介石也有类似的习惯。
名人的日记,不仅对研究历史很有价值,对了解当时的人情世故,其价值也可圈可点。
在同治十年(1871)十一月初一的日记中,曾国藩写道:“巳初出城,至上新河观新设木厘局,司道、府县皆至,小坐片刻。旋同至江边看木牌(排),步行里余,回至局中。汤小秋等备酒席小宴,宴毕归。申初至署,往返约四十里。”
曾国藩当时虽然只有60岁出头,但已是风烛残年、百病缠身,在写完这篇日记后不到半年,就撒手人寰了。
今人难免会感到疑惑:日理万机的曾大人,怎么会拖着病躯,冒着严寒,花大半天时间,来回走40里地,再顶着江风步行一里多地,到河边看看木排,然后回到局里吃顿饭就走了?这个汤小秋到底是什么人?
这里提到的“上新河木厘局”不是新设的机构,而是升了格,是一个木材税务稽查机构,设在金陵城外的长江边上。曾国藩当天带领众多下属来上新河视察,既是表示祝贺,也是给予重视。
该机构负责人就是汤小秋,其身份极为特殊,曾国藩的到来,与其说是视察工作,不如说是看望故人之子。汤小秋名叫汤寿铭,其父字海秋,大名汤鹏,是道光年间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还是才华横溢、任性使气的诗人,也是曾国藩的同乡兼好友。汤鹏在《清史稿》有传,其影响力可见一斑。史载,其“初喜为诗,自上古歌谣至三百篇、汉、魏、六朝、唐,无不形规而神絜之,有诗三千首。”(《清史稿》)又说他“负才气,郁不得施,乃著之言,为《浮邱子》一书。”(《汤海秋传》)
汤鹏既然是当时的文化名人,又在朝廷任职,还能和一向严格要求别人的曾国藩为友,想必是个性格中规中矩的稳重之人。
然而恰恰相反,此君“意气蹈厉,其议论所许可,惟李德裕、张居正辈”(《清史稿》),还对自己的才干相当自负,动不动就意气用事,性格一点都不稳重,这不仅导致他在官场上屡屡碰壁,甚至赔上了性命!
说到汤鹏的死,我们不能不引述《清稗类钞》等野史笔记中写到的奇葩故事。
话说某日,汤鹏与几个朋友在家中小聚,有人说某某服用大黄(中药名)后死了,汤鹏却急于反驳道:“不可能吧?大黄是我的常用药,我都服用多少年了,没病也吃,怎么可能吃死人?”为了证明自己正确,他当即吩咐仆人去药铺买了几两回来。朋友们担心出事,纷纷制止,汤鹏却已吞下了六七钱。朋友们抢走他手上的药,汤鹏又强行夺回一大块嚼烂吞下,边吞咽边愤愤不平地说:“鬼才相信吃大黄会死人呢!”傍晚朋友离去后,汤鹏开始泻肚,天亮前竟然气绝身亡了。
《清稗类钞》说汤鹏死于服药后的第二天黎明,但在曾国藩写于道光二十四年(1844年)七月二十日的《禀父母》信中,他禀报汤鹏这位同乡老朋友的死讯时,明确记载为:“汤海秋于七月八日得病,初九未刻即逝。”
可知汤鹏死于当年七月九日中午两点前后,与《清稗类钞》等野史笔记所写稍有不同,当然应以曾国藩记录的时间为准。不过,这个故事是否可信呢?世界上真有这么犟、这么傻的人吗?
逝世前半年,汤鹏恰好因一事与曾国藩断了来往。但听到他的死讯后,曾国藩还是立即赶往汤家吊唁。道光二十四年九月,汤鹏的灵柩被送回湖南安葬,曾国藩又特别起了个大早赶到城外送别。在汤鹏死后第十天,曾国藩更是怀着沉重的心情,花了三天时间写成一篇悼念文章,这就是如今收录于《曾国藩全集·诗文》中的《祭汤海秋文》。所有这些,都表明他俩的交情原本很不一般。
《祭汤海秋文》开篇明义就点明了汤鹏死因:“赫赫汤君,倏焉已陈。一呷之药,椓我天民。岂不有命!药则何罪?死而死耳,知君不悔。”
汤鹏与人赌气吃药致死,当然不能错怪药物,自己也没法后悔。其中“椓我天民”四字,既是曾国藩对汤鹏这位才华横溢友人的痛惜,也是对其孟浪和愚蠢行为的批评。
那么,大黄到底有没有毒呢?
大黄是泻下药,是泻药的代表性中药。据中医理论而言,大黄的药味及药性属于味苦、寒之品,它归经于脾、胃、大肠、心、肝等经,对这些脏腑及其经络具有较明显的功效。
在古人眼中,大黄具有强效的泻下功效,是治疗便秘、肠道食积停滞、消化不良等消化系统不畅的主要药物。大黄又能清利湿热,使湿热下泻,可治疗湿热所致的肝炎、黄疸、腹痛、泻痢、淋病等。中医还认为,大黄有清热、解毒、活血的功效,可用于舒缓各种内出血症状(包括呕血、吐血、便血、尿血);其清热解毒的功效还可用于处理口舌生疮、各类皮肤疮疡、烧伤等。它与附子、人参、熟地,被称为中药材的“四大金刚”。
由大黄组方的中药复方甚多,《伤寒论》《金匮要略》中就载有约20张,皆为临床所习用。现代药理研究发现,大黄所含蒽醌类、多糖类、鞣质类等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致泻、保肝利胆、保护心脑血管、降血脂、抑制肿瘤细胞增殖和诱导其凋亡等多种作用。
即便是如此,大黄毕竟是药物,没病乱吃药本就是愚昧行为,当时未吃出病,只是因为剂量少,还未产生症状而已,不代表大黄对脏器毫无伤害。
服用大黄过量也可中毒,尤其是鲜大黄毒性较大,可引起恶心、呕吐、头昏、腹胀痛、黄疸等,另外,严重腹泻也是大家能想象出来的。在古代,腹泻真的是会死人的,因为没有现代的静脉输液技术,患者很可能会严重脱水甚至休克而死。汤鹏为图一时之快、逞一时之能,以身试“药”,结果落得几乎像自杀一样的下场,对文学界和好友曾国藩都是个不小的打击!
很多朋友认为只有西药才有副作用,中药是安全的,可以放心使用或“进补”,实在是忘了“是药三分毒”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