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5年12月20日,邓小平同刘伯承向中共中央发电,建议派范文澜任北方大学校长。电文如下:
本区拟设立大学,前曾电请弼时同志要教授人才,校长尚不定,我们建议最好派范文澜同志来任校长,以广号召,此外并请派几位有名的教授人选来,以抓紧时机,吸收新区知识份子,培养干部,如何请覆。
12月26日,中共中央书记处复电同意,决定派范文澜到晋冀鲁豫边区任北方大学校长;针对邓小平在电报中“请派几位有名的教授人选来”的建议,党中央给周扬发电,要他将从延安随他一同前往东北的教授选派一至两位到北方大学工作。
1946年1月10日,《新华日报》太行版头版刊发题为《边府筹设北方大学 特聘范文澜为校长》的报道:
[边府消息]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筹设之“新华大学”,现经政务会议决定,改为“北方大学”,特聘范文澜先生任校长。范先生为全国著名学者,对于中国历史、文化史著述甚多,抗战前曾任北京、北平、辅仁等大学教授及北平大学、女子文理学院院长,后因参加抗日救亡运动为国民党反动派所囚禁,释放后,执教于河南大学任历史系主任。抗战后领导开封学生深入农村宣传,动员群众,又为国民党反动派所压制,乃辗转赴延,任延安大学及马列学院等校教授,编纂《中国通史简编》。先生受聘为北方大学校长,消息传来,全区欣奋。北方大学校址设于邢台西关,绿树红楼,幽雅宜人,设备甚佳。该校筹备已大致就绪,将于二月下旬招生。(甫)
★《新华日报》太行版刊登消息:《边府筹设北方大学 特聘范文澜为校长》
随后,《新华日报》重庆版及《文汇报》《大公报》等报刊纷纷转载或刊发消息,晋冀鲁豫边区创办北方大学以及范文澜担任校长的消息随即传遍全国。
范文澜,字仲沄,浙江绍兴人。1913年范文澜考入北京大学文预科,翌年进入文本科国学门,师从黄侃、刘师培等国学大师钻研训诂、考证之学,各位老师对他器重有加,认为他“颇堪传授衣钵”。1917年大学毕业后,范文澜任蔡元培私人秘书。1918年,他经许寿裳介绍,到沈阳高等师范学校任教。1921至1925年间,又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南开大学任教。1926年,范文澜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与党组织失去了联系。1927年,范文澜开始在课堂上讲授共产主义。1934年,范文澜被反动派逮捕,经蔡元培等人营救获释。此后,1935年,范文澜在中法大学任教;1936年,在河南大学任教。在各所大学任教期间,他先后出版《文心雕龙讲疏》《诸子略义》《水经注写景文钞》《文心雕龙注》《正史考略》《群经概论》等著作。
卢沟桥事变爆发后,范文澜随河南大学先后转移到鸡公山、镇平一带,在许昌、遂平等地组织训练班,一身数任,自编教材,亲自授课;后随部队辗转在信阳游击区,奔驰于桐柏山间。他编写的《游击战术》出版后大受欢迎,本人也被誉为游击战术专家。1939年冬,中共华中局领导机关决定送范文澜去延安。1940年1月,范文澜到达延安,受到热烈欢迎,不久被任命为马列学院历史研究室主任。1941年,马列学院改组为中央研究院,范文澜担任副院长,兼任历史研究室主任。1943年5月,中央研究院改组为中央党校三部,范文澜调往中宣部工作。其间,范文澜的中国阶级社会历史研究理论得到毛泽东的赞赏,出版了《中国通史简编》上、中两册,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
范文澜即将就任北方大学校长的消息传出,立即在各解放区引起震动,同时也轰动了北平、天津、济南、开封、西安、昆明等蒋管区。正如《新华日报》太行版报道中所说的那样,“先生受聘为北方大学校长,消息传来,全区欣奋”。许多青年学子怀揣梦想纷纷从全国各地赶往邢台,报考北方大学。后来,北方大学学员的籍贯涵盖了除西藏外的所有省份,甚至东南亚的华侨也慕名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