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946年4月中旬,春光正好,范文澜从邯郸启程,前往邢台北方大学就职。晋冀鲁豫边区政府特意安排了一辆大卡车送他前往。此时,刚从国统区辗转来到晋冀鲁豫边区,满心期待着到北方大学开启求学之路的李献璐,机缘巧合下有幸与范文澜同乘一车。
★ 范文澜
范文澜身形清瘦,脊背微微有些佝偻,彼时他正遭受眼病的困扰,一只眼睛上严严实实地罩着眼罩,身旁有一位随行人员时刻悉心照料着他。车厢内仅坐着范文澜、李献璐以及那名随行人员三人。汽车沿着宽阔的马路向前行驶,湛蓝的天空不见一丝云彩,阳光毫无保留地倾洒而下。随着汽车的前行,路两旁挺拔的树木、错落有致的房屋,不停地飞速向后退去。
在路上行驶一段时间后,范文澜校长首先打破沉寂,问李献璐到北方大学想学什么。李献璐说,想学工业。范文澜接着说,你要想学历史就找我吧。汽车向前又行驶了一阵,李献璐问范文澜校长还有多远。范文澜校长说,你是第一次去北方大学的学员,我是第一次去这个大学的校长。一句话逗得大家都开心地笑起来。
范文澜校长到校后,立即组织召开了筹备处领导干部会议。在动员讲话中,他要求“统一思想,统一步骤,在中共中央北方局及杨秀峰主席领导下完成党交给的任务”,同时宣布了北方大学的干部任命和组织机构:
任命罗青为秘书长,王振华为教务长,于光甫为事务长,马溪山为副事务长;校部成立秘书处、教务处、总务处、生产工程处、图书馆,任命张箕南为秘书处长、秦思平为该处副处长,陈唯实为教务处长、刘大年为该处副处长,于光甫兼任总务处长、庄彤为该处副处长,马溪山兼任生产工程处长,尹达为图书馆副主任;除已成立的行政学院和财经学院外,决定成立教育学院和工学院;建立以校长为主席,成员包括各学院、各处负责人的校务会议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机构。各学院也相应建立院务会议;建立以教务长为首的教务会议;重新组建招生委员会。
★《北方杂志》创刊号刊登范文澜《在北大教职学员全体大会上的讲话》
干部和组织机构确定后,接着,4月20日召开全校教职学员大会。范文澜校长在会上作重要讲话,讲话分为六个部分。他首先全面分析了国际国内形势,指出中国局面发生很大变化,“整个世界开始走上和平民主的人民时代了”,“只有走这人民事业的大路,为人民服务,人民的事业发展起来,知识份子才有光明的前途”;接着就办学宗旨、校风和教学方针等问题进行了详细阐述。
北方大学的办学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即:要决心在人民事业的各个部门中,做一个最忠实的勤务员,随时随地,把人民的利益放在第一位,自己准备牺牲一切来拥护人民的利益。范文澜认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两条合并起来,才近乎“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标准;并分别结合教员、职员、学员和自己的工作岗位,就如何才能“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进行了阐释。
关于教员,范文澜要求大家把全部的精力和心思用在教学事业上,把实际有用的知识教授给学员,使学员都变成有用的人才,这种态度就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关于职员,范文澜要求大家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时刻研究并改进自己的工作,进而保证学校的教学工作顺利进行,这种工作态度就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关于学员,范文澜要求大家把全部精力和心思用在自己的学习岗位上,认真研究科学,努力探讨学问,积极追求真理,把自己的思想和行为改造好,成为健全的青年、完整的人才,这种学习态度就是对人民负责的态度。
至于他自己,范文澜说,“决心尽自己的能力,好好做工作”外,还欢迎全校教职员和学员对他进行监督,“尽管在墙报上,会议上,或面谈时提出意见或批评”,他不仅会虚心考虑,而且感谢批评者的好意。事实证明,范文澜校长确实是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北方大学的校风是“实事求是”。1938年,在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毛泽东第一次提出“实事求是”的概念。1941年,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中对“实事求是”进行了科学客观的解释,他指出:“‘实事’就是客观存在着的一切事物,‘是’就是客观事物的内部联系,即规律性,‘求’就是我们去研究。”1943年,中央党校修建的大礼堂即将竣工,有人提议在正面挂个题词,开始大家请范文澜题写,范文澜试着写了几条感到均不满意。于是,大家又提议找毛泽东题词。毛泽东欣然接受,秉笔沉思片刻后,奋笔写下“实事求是”四个雄健潇洒的大字。来到北方大学,范文澜紧密联系中国革命发展的实际需要,将实事求是阐释为生活上的朴素作风和学习上的认真态度。
生活上的朴素作风可以理解为“刻苦耐劳不脱离现实条件的生活”。范文澜对朴素的生活作风辩证分析说:“朴素的生活不是消极的压低生活水平就算完事,而是积极的在现有的物质条件之下,尽一切力量加以改善。”
学习上的认真态度,“不仅是认真的求得知识,而且必须把它认真的贯澈到实际行动中去”。要实现这一目的,一定要经过四个步骤,即:民主作风,相互学习,大公无私,不骄不吝;学、问、思并重,多看书、多听讲、多问人、多思考;自由思想,追求真理,全面地、深入地思考问题;心、口、手一致,把真理和自己的行动结合起来,做到心口如一、言行一致。
北方大学的教育方针是“理论与实际联系”。这一方针是中国共产党长期革命斗争中一直坚持的优良传统,将其确立为北方大学的教育方针,足以看出北方大学为中国革命培养接班人的决心。范文澜强调说:“从客观实际产生出来又向客观实际获得了证明的理论才是最正确最科学的真理。因此,我们所讲的都应当是对边区建设有实际意义的课程”。北方大学在教学中,讲政治经济学,就补充大家关心的边区合作经济发展情况;学习剩余价值理论,就到石圪节煤矿井下参观,请老工人讲旧社会资本家是怎样剥削工人的。
他认为,学员们应当多了解边区、全中国以及全世界的实际情况,教员们在确定课程时应以此为依据,才不会脱离实际,才能让学员们真正学习到有用的知识,早日把学员们培养成革命的生力军。“我们只有用正确的人民的立场,群众的观点,科学的方法,分析客观实际的现象,使之提升为理论;然后依据具体情况,灵活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行动的结果,继续丰富和发展理论的内容,才算是真正的理论与实际联系。”
阐明学校的办学宗旨、校风、教育方针之后,范文澜又谈到了学校组织机构及招生对象。计划成立八个学院,除已成立的行政、财经、教育、工和医五个学院外,还要成立文、理、农三个学院。各学院的招生对象为边区内中学毕业的学生、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工农干部及复员军人(包括荣誉军人)和边区外高中毕业以上的青年。大学部以外设立研究院,欢迎“国内学者、专家、教授、国内外大学毕业成绩优良有志深入研究者,斗争生活和经验非常丰富有志于著作者”,并表示将尽力保证其生活安定,能够专心研究和著作,并请兼任大学部的课程,以资培养各种建设人才。
最后,范文澜号召大家要确立信心,边区地理位置优越,具备发展经济的条件,边区政府对北方大学大力支持,全体教职学员要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共同宗旨下,团结一致,克尽厥职,各抒所长。
范文澜到校履职时,全校已有学员700余人。经过一个多月紧张有序的工作,学校的组织机构、办学宗旨、院系设置等各项大政方针一一确定下来,全校师生迫切要求正式上课。范文澜决定除行政学院学员由边区政府保送,可以无条件接收外,对新招学员及财经专科学校合并而来的300余名学员,组织实施分院考试。
考场就设在“新兵营”楼房的临时教室里,测验科目有国文、历史、算术、政治常识等,其中以国文为主。凡是平均分数在50分以上的编入各院预科,不过分数线的则编为附设班。经过分院考试,少数学员因文化水平太低未被录取,仍被介绍回原工作单位。
1946年5月28日,《新华日报》重庆版以《北方大学上周开学》为题报道了北方大学的发展情况:“……此间北方大学,已于本月二十一日开始上课,该校现分五个学院(财经学院、行政学院、教育学院、工学院、医学院)及附设班,并将继续成立文学院、农学院及研究院……”经过精简整顿,北方大学各学院陆续开课,教育教学工作迈入正常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