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真实的刑辩,不是枯燥地开庭会见、罗列法条、发表意见、约见法官……比这些更多的,我想在本书中,展示一个无比宽阔且真实的刑辩世界。
现实,就是最魔幻的真实,所以在这里,我不讲故事,只写心灵。
这里有:
一个二手车行的经营者。
一个失败的承兑汇票老板娘。
一个电商小老板。
一个私募基金的“副总”。
一个旅居国外多年的“中国人”。
一个在城市拆迁中受益的农民。
一个外贸公司的股东。
一个国企转行的小老板。
一个加盟店的经营者。
本书的主角,就是现实中每一个可能的你和我。在大庆、在七台河、在北京、在江苏、在深圳、在广州。和你、我一样学习、生活、经营、打拼……却在某一个时刻,人生突然暂停,并开始了姿势不一的自救与挣扎。
我在这里,记录了辩护律师成就无罪瞬间的心灵悸动,更告诉你时代风潮中一个个具体的人经历人生突变时的震颤或淡定。也以自己的阅世经验,带你一同走进刑辩第一现场,共同体悟人生变故时刻的思索与感受。
没错,倾注阅世经验雕刻一部心灵手记——是本书的心愿。
长镜头复盘刑辩一线的真实场景,一起推动“实务推动法治”——是我的心愿。
融通视角下的刑辩对抗、独白式辩护思考——通过这些前所未有之独特方法——带你“打破窗格子看刑辩”。
手记知行悟,写下刑辩征途中久久不忘的每个瞬间。
为此,我既讲细节,更注重展示方法与原委:
在这里,我用案子说话,解读辩护的道理:
“这时,需要律师的介入,本质上,就是需要提供硬核、清晰、专业的辩护意见,让司法官既能‘一目了然’地看清案子本身存在的问题,又能理解被羁押者的心理……”
以白描手法,让委托人的危境跃然纸上:
“那一刻,我看到,旱季非洲大草原上急匆匆迁徙的角马,奋蹄跃起,而河道湍流中,一张满是雪白牙齿的大口突然甩头撕咬过来……”
结合当事人处境,不经意化入人生哲理思考:
“不接受专业的意见,便要承受坚持己见的后果。谁说人生不是一道道的选择题呢?”
对罪与非罪的专业判断,一句大白话往往最传神:
“这是一张密密麻麻的交易网,也是一个多姿多彩的海外华裔真实生存的样态。有人赚钱,有人帮忙,友情与交情及生意并存。和许多其他领域一模一样。”
讲辩护的同时,也兼及对现实中“找关系”的观察:
“二宴,极可能是一场苏总的独角戏,而我和小周都是友情客串的路人甲,边上的老板,是出钱看戏的金主。
“肉菜、红酒、小资情调……都是戏中的布景。在一众人宴酣之乐的外表下,一场交易正在展开。”
像这样的句子,还有很多。毕竟,这是历时三年多时光沉淀的写实手记。
这是一部刑辩纪实手记。
这是一部少见的辩护方法与技能学习讲义。
这是一份散发着田野间泥土芬芳的一线社会司法运作观察与研究的样本。
你可以把本书看作刑辩实战学习手册。
当然,你也完全可以用消遣的态度翻阅本书。
甚至,可以把本书看成励志读物。是一位中年大叔,以半生经验,把自己的办案奇遇、化解难题的经过及心路轨迹,和你促膝长谈,时而快人快语,时而娓娓道来。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本书的每个案例的讨论都仅仅针对个案,笔者无意上升到制度性的或者宏大视角的层面。同时,笔者站在律师的立场充分表达对每个案例的意见,但对法官的最终判决表示完全认同与尊重。
好吧,开始愉快的阅读体验吧!带着一双好奇新鲜的眼睛,走进不一样的刑辩大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