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一编
总论

第一章
导论

基础知识图解

配套测试

单项选项题

1. “人类环境”这个概念是在1972年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上被提出的,它是指以(  )为中心、为主体的外部世界。

A.人类

B.生物

C.生态系统

D.生物和非生命物质

2. 依据组成环境的物质与人类活动的关系,环境可以分为(  )。

A.生活环境与生态环境

B.大气环境、水环境、土壤环境

C.天然环境与人为环境

D.室内环境、村镇环境、城市环境

3. 下列资源属于可更新资源的是(  )。

A.煤

B.土壤

C.石油

D.非金属矿藏

4. 下列属于无限资源的有(  )。

A.淡水

B.动物

C.植物

D.太阳能

5. 一般将人为原因引起的环境问题称为(  )。

A.人口问题

B.原生环境问题

C.次生环境问题

D.第一类环境问题

6. 按照“灰色系统”理论,环境保护所要鼓励的环境行为是(  )。

A.黑色行为

B.白色行为

C.灰色行为

D.蓝色行为

7. 第一次阐述“可持续发展”概念的文件是(  )。

A.《联合国人类环境宣言》

B.《约翰内斯堡可持续发展序言》

C.《我们共同的未来》

D.《里约环境与发展宣言》

8. 世界环境保护日是(  )。

A.6月5日

B.5月22日

C.6月27日

D.12月25日

9. 环境科学主要研究(  )。

A.第一类环境问题

B.科学技术问题

C.环境与资源问题

D.第二类环境问题

10. 为保证危险废物和其他废物的管理包括其越境转移和处置符合保护人类健康和环境的目的,在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的主持下,国际社会于1989年签署了下列哪一国际文件?(  )

A.《世界自然宪章》

B.《公海公约》

C.《巴塞尔公约》

D.《防止倾倒废物及其他物质污染海洋公约》

11.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构建的基础是(  )。

A.环境保护

B.环境问题

C.环境影响

D.环境差异

多项选择题

1. 下列构成人为环境的环境要素有(  )。

A.万里长城

B.太平洋

C.长江

D.圆明园遗址

2. 下列属于环境破坏行为的有(  )。

A.有毒化学品污染

B.滥捕滥杀藏羚羊

C.滥抽地下水

D.滥垦土地

3. 下列属于工业“三废”污染的有(  )。

A.废气污染

B.废水污染

C.废物污染

D.噪声污染

4. 《环境保护法》列举的法律保护的范围有(  )。

A.城市与乡村

B.矿藏

C.自然保护区

D.人文遗迹

5. 关于人类与环境的关系,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A.人类是环境的产物

B.人类能够主动地适应和改造环境

C.随着科学的不断进步,人类可以逐步摆脱环境的限制和制约

D.人类与环境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

6. 下列选项中,属于世界八大环境公害事件的有(  )。

A.洛杉矶光化学烟雾事件

B.伦敦烟雾事件

C.富山骨痛病事件

D.米糠油事件

7. 下列选项中属于《巴塞尔公约》规定的任务的是(  )。

A.减少危险废物的产生

B.促进有利于环境的废物管理

C.尽可能地在废物产生地处置废物,将废物的越境运输降到最低限度

D.防止危险废物的非法转移

名词解释

1. 环境问题

2. 环境要素

3. 生态平衡

4. 自然环境

5. 可持续发展

6. 自然资源

7. 循环经济

简答题

1. 简述当代环境问题的性质。

2. 简述我国进行环境保护的意义。

3. 简述循环经济与绿色消费的关系。

4. 简述环境科学的基本任务。

5. 当前人类面临的主要环境问题是什么?

6. 简述第一类环境问题与第二类环境问题。

7. 简述我国生态环境标准分类。

8. 简述部门法划分“双重标准说”的观点。

9. 简述环境与资源保护法所解决的次生环境问题的基本类型。

10. 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的体系构建应包含哪些方面的内容?

论述题

1. 论述环境、资源、人口和发展的关系。

2. 论述生态系统的组成。

3. 论述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4. 论述环境保护与深化企业改革。

5. 环境资源法规定的“环境”与环境科学规定的“环境”在范围上有哪些异同?

6. 论述生态规律在环境资源法中的运用。

7. 论述部门法研究范式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研究领域的不适应性。

8. 论述部门法研究范式影响环境与资源保护法体系的完整性。 HYccsl/3XtCaduOjimz/hkesu/HtLUZDT4P+IPFcrbTJ9CkzfNBZH7u/3AIcBr3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