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商法,是调整商事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伴随着我国构建高水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进程,商法的重要性日渐突出。商法是教育部确定的法学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法学教育、升学考试、国家统一法律职业资格考试等场景中也备受重视。
但同时,学习商法具有一定的难度,这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商法的特点所致。第一,商法是私法,被认为是民事特别法。这要求学习商法需具有扎实的民法基础和功底。同时,伴随法律的公私交融发展,商业监管、规制规则对商事私法规范的影响日盛,也要求研习者密切注意相关商事领域的治理规则发展。第二,商法传统上聚焦国内法,但伴随国际经济交往,国际商法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这需要研习者具有国际法视野。第三,商法具有技术性和专业性特点,这使得初学者在掌握相关规则时颇感抽象。
基于上述商法的特点和学习难度,注意商法学习方法是重要的。在此提出一些建议:第一,注重宏观知识体系构建和具体制度内容把握相结合。商法总论的知识体系,都是从具体商法领域中高度提炼而形成的。因此,把握抽象的概念、原则,需要落实到具体制度中去。例如,领会商事自治与法律强制之间的关系,不仅可还原到股东协议、公司章程自治与公司法等法律强制之间的场景,也可以指导证券发行与证券监管、保险合同与保险监管之间的关系等。第二,具体制度学习中需在规则与场景间相互切换。商事法律关系涉及多方主体利益,往往嵌套多重法律关系,合同约定、商业习惯、法律规定相互交织,具体情况颇为复杂。为厘清具体商法规则,学习中可将规则转换成一个个简化案例,以深刻理解规则要点。例如,学习票据法时,通过图例的方式明确前后手地位,理解出票人、背书人、承兑人之间的法律关系,是有助于厘清较为复杂交易关系的有用方法。第三,注重知识点的准确把握。商法的专业性、技术性特点,使得其规范理解与适用需要注重细节。对概念、规则的把握,良好的方法是理解基础上的记忆;但是对初学商法者而言,限于生活经验,对商法规则的理解有一定的难度,可以考虑先强化记忆,待日后相关经验丰富后更能使商法知识融会贯通。基于以上学习建议,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检验商法学习成果、巩固知识掌握,是必要的途径。
《商法配套测试》作为商法学习的辅助资料,希望契合上述商法学习规律,提升研习者的学习效果。从体例设计上,每章学习内容首先以“基础知识图解”形式呈现该章的总体体系结构,帮助研习者从宏观上构建知识体系;继而呈现“配套测试”和“参考答案”,使研习者能考察自身学习掌握程度,及时查漏补缺。从内容选择上,基于商法的实践性特点和研习者的需求,兼顾商法总论和分论内容,选择公司法、证券法、破产法、票据法、保险法的内容,使重点更加突出。在题型选择上,设置名词解释、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案例分析题,可广泛适用于课程学习、研究生考试、法考等场景,也适合法律工作者掌握商法基本知识而使用。
诚如前言,商法内容丰富、规范与时俱进。研习者想要精研商法,在掌握商法精神、原则、体系的同时,还需下沉到具体知识点,以便熟练掌握和运用。为此目的,进行必要的记忆、测试、检验,实为一种扎实的学习方法。基于此,《商法配套测试》根据最新商法规则设计、注重商法学习规律、汇集商法知识运用场景,汇编而成,是商法研习者的优良学习资料选择。
希望各位徜徉在法学的知识海洋,体验商法精妙、撷取商法之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