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国际贸易术语解释通则》从性质上讲属于下列哪项?( )
A.国际商业惯例
B.国际公约
C.联大的规范性决议
D.国内立法
2.下列关于“国际经济法”的说法中正确的有( )。
A.国际经济法调整的范围包括有关国际贸易、投资、知识产权、服务、货币与金融、税收、国际经济组织及其交往的法律与制度
B.国际经济法是经济法的一个分支
C.国际经济法是调整具有涉外因素的经济关系的法律和制度的总称
D.以上说法均不正确
3.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的区别主要体现在( )。
A.国际公法主要调整国家间的政治、军事及外交等非经济关系,而国际经济法则主要调整各国国际经济法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
B.惯例是国际经济法的重要法律渊源,却不是国际公法的法律渊源
C.国家主权原则是国际公法的基本原则,而国际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平等互利原则
D.国际公法以国家为主体,而国际经济法则不以国家为主体
4.国际合作与发展原则主要是强调( )。
A.发达国家之间的合作
B.发达国家与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C.发展中国家之间的合作
D.社会主义国家与资本主义国家之间的合作
5.“跨国法”理论的提出者是( )。
A.英国学者施瓦曾伯格
B.美国学者杰赛普
C.日本学者金泽良雄
D.法国学者卡罗
6.《洛美协定》的产生,体现了( )。
A.南南合作
B.南北合作
C.东西合作
D.北北合作
1.下列哪些属于国际商业惯例的特点?( )
A.国际商业惯例是强制性的国际经济法律渊源
B.国际商业惯例是任意性规范,只有在当事人明确选择适用的情况下才对当事人具有约束力
C.当事人在选择适用商业惯例时,不得对该商业惯例的内容进行任何的修改
D.当事人在选择适用商业惯例时,可以对该商业惯例进行增、改、删
2.下列哪些是广义的国际经济法所调整的关系?( )
A.营业地位于甲国的公司与营业地位于中国的公司之间的贸易关系
B.甲国籍人A与乙国籍人B之间的婚姻关系
C.甲国家与乙国家间的双边投资保护协定
D.中国甲公司与中国乙公司之间的采购合同关系
3.经济主权的主要内容包括国家对本国境内的以下各项享有完整的永久主权( )。
A.一切财富
B.一切经济活动
C.一切机构
D.一切自然资源
4.根据《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的规定,发达国家在国际经济往来中应推行( )。
A.互惠待遇
B.普惠待遇
C.无差别待遇
D.关税普惠制
5.1974年联合国大会通过的重要国际经济法律文件有( )。
A.《关于自然资源永久主权的决议》
B.《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宣言》
C.《各国经济权利和义务宪章》
D.《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行动纲领》
1.国际经济关系
2.国家的法律确信
3.国际经济法学
1.简评联合国大会决议在形成和发展国际经济法方面的意义和作用。
2.简述国际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3.简述国际经济法的渊源。
试论述国际经济法与国际公法及国际私法的联系与区别。
某中国北京公司与一设在中国上海的某外商独资企业于2024年12月在北京签订了一份货物买卖合同,由设在中国上海的该外商独资企业向北京公司出售通信设备,交货地点为北京公司设在北京的仓库。合同约定:因合同的履行发生纠纷,双方应首先通过友好协商解决,如果协商不成,则提交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上海分会仲裁。适用的法律为《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问:当事人对上述合同作出的法律适用方面的选择是否正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