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做节目期间,我遇到了一个让我印象极其深刻的案例。我们接到了一位父亲的求助,说自己的两个儿子逼他去死。我们十分震惊,把他请到了节目现场。这位可怜的老人身体已经不太好了,他说他两个儿子不断地用恶毒的语言刺激他,甚至对他说:“你为什么还活在这个世界上?你要是没了,我们俩就有地方住了,我们就有好日子过了。”
那时我刚刚接触情感节目,对社会的观察并不丰富,经验也不多,我的第一反应就是,这个老人恐怕有妄想症吧?什么样的人会说出这么离谱、这么违背伦理的话呢?这简直连畜生都不如了。
我告诉这位老人:“你的儿子想有一套自己的房子,故意说一些过激的话,这种可能性有。但是直接诅咒自己的父亲,甚至恨不得你离开这个世界,这也有点太夸张了吧?你的想象力是不是有点丰富了?毕竟我们的节目是要播出的。我们制作的电视节目决不允许一秒钟造假,讲真实的故事,解决真实的家庭矛盾,是我们栏目的宗旨。希望你诚实地表达你的诉求。”
在我准备竭尽所能开导老人的时候,没想到,老人突然从怀里掏出一个比手掌略大一点的录音机,录音机里传来的内容居然和老人刚才描述的两个儿子对他说的话几乎一致。
正当我对眼前发生的这一切发蒙的时候,老人的小儿子从台下疯了似的拿着一把合上的雨伞冲向他。那时候的我已经不再考虑是否在录制节目了,保护老人的安全才是最重要的,我一把抱住来人的腰将他扑倒在地,我们俩就这样在舞台上扭打起来。这时,他的大儿子也从观察室里冲了出来,举起一把椅子砸向了我。在扭打的混乱中,我听到了编导的声音:“赶快报警!”而那一刻我想到的是,如果报警,继续录制这期节目就成了问题,甚至还会影响播出。于是我大声对编导说:“先不要报警!”
恰恰就是因为我没有报警,让兄弟二人感受到了我想解决问题的诚意。于是,这两个儿子也拿出了他们保存多年的相册。翻开相册的那一刻,我看到了一张张令人难以置信的照片。这本相册记录了两个儿子成长过程中父亲用皮带等各种“凶器”打他们的残忍画面,有的照片甚至让人无法直视,每一张照片都积累了两个孩子对父亲的仇恨。
当我看到照片的那一刻,突然开悟一般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每一个浑蛋的儿子,几乎都有一个不负责任甚至残忍的父亲。因为从小父亲对孩子暴力的教育方式和残忍的教育方法,才让两个儿子对父亲说出如此残忍的话。
很多中国家长不太理解,为什么有些国家的家长打骂孩子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难道自己的孩子自己不能打吗?如果你想拥有一个健康、快乐、内心充满阳光的孩子,我会郑重地告诉你三个字:不能打!
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规律,青春期反应强烈的孩子,大概率是小时候挨打挨骂多的孩子。当那些从小挨打的孩子进入青春期,拥有和父母对抗的能力时,他们怎么会放过这个属于自己的“机会”呢?甚至有的孩子还极端到对打他们的家长抄起家伙。而家长由于通过打骂孩子的手段长期享受着“我说你就得听、我指挥你就得动”的权力,误以为自己在家庭中拥有绝对话语权,他们怎么能接受一个十一二岁的孩子明确释放反抗情绪呢?
所以,在这里,我想和家长分享一个培养孩子的重要理念:如果在孩子很小的时候,你以为打骂孩子就可以培养一个出色的孩子,那你可就太不了解你这一系列做法对你家庭的未来意味着什么了。从小挨打的孩子几乎无一例外地和动手的家长感情淡薄,同时,原生家庭给他留下的阴影使他未来做很多事情都会产生障碍,甚至会直接影响他的工作、恋爱、择偶、生儿育女。
如果孩子参加了工作,他在工作环境中呈现的有可能是一个异于常人的状态,他的很多行为会被大家看不懂、不理解,甚至大家会在背后议论他。这时候的他是很难意识到自己有原生家庭留下来的问题的,反而会觉得这个单位的人素质太差,有太多的人不懂得尊重别人,跳槽和换单位的想法会不断在他大脑中涌现。
如果孩子恋爱时,对方若是一个在幸福家庭中长大的孩子,人家就会在他身上找到很多无法接受的东西,这样,恋爱失败的概率就会大大增加。
就算孩子幸运地碰到一个因为自己出色的外表、过人的工作能力,从而忽略自己其他所有的缺点并和他走进婚姻的伴侣,在婚后,他也难以摆脱原生家庭给他带来的后患,甚至会影响未来他的孩子出生以后他和自己孩子平等相处的能力。
最可怕的是,如果你总是打他,他将来就可能去打别人。然而,不是每一个被打的人都会纵容他的行为,但凡有一次对方选择拿起法律的武器,你的孩子就要为此承担法律责任,有可能被送进监狱。我想,这个简单的道理不用我讲大家也明白,而我更想表达的是,凡是用打孩子的方式来教育孩子的家长,我给他们的画像是无能的家长、不善于学习的家长,甚至是处于不幸婚姻中的家长。
努力和你的孩子成为能够交心的朋友,是教育孩子的最佳模式。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好到他敢直接叫你的名字,甚至当着众人的面喊你“老头儿”“老家伙”什么的,你可千万不要觉得这是什么坏事。我们的文化环境往往把孩子对父母的称谓看得很重,却忘记了努力寻找和他们平等交流机会的重要性。
当我在媒体上看到大家都在说“幸福”这个话题的时候,我却发现:“幸福”这个词说得多,想得少。真正的幸福不是靠说出来的,更不是演出来的,而是活出来的。有一首歌唱得好,“活出个样儿来给自己看”。我觉得这句歌词特别能表达我这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因为有些带有暴力色彩的家庭往往是想把出色的孩子给别人看,幸福的样子给别人演。你信不信,虚荣心也是导致家庭暴力的一个重要因素?
好好地经营自己的家庭,过好自己的日子,家庭幸福才是真的幸福。为了我们的下一代都有幸福的未来,控制一下你的情绪,克制一下你的冲动,把你想打孩子一顿的想法换成想打开一本书的想法,实在找不到合适的书,那么打开这本《陪孩子闯三关》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这不是自恋,这是自荐,我们下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