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原生家庭是一面镜子

所有幸福家庭的烦恼,几乎都来自父母期待培养出一个得体、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的过程中所产生的焦虑。因此,我想就如何才能培养出一个得体、懂事、善解人意的孩子展开今天的话题。

当家庭中的第一个孩子呱呱坠地的时候,我想家长都会在心里默默地告诉自己:这个孩子我们一定要好好培养。然而,就是从这一刻开始,培养孩子成了全家的焦点,经营好自己家庭的焦点却渐渐变虚。我认为这个焦点的变虚,将会成为你未来培养孩子的首要问题。因为在我看来,父母生活的状态,大概率会影响孩子未来的状态。

此刻,你可能会问:何以见得?那么,我们就从生活中的一个平常的早晨开始说起:妻子给丈夫挤好了牙膏、叠好了被子,丈夫给妻子做好了早餐,两人吃完相互道别,上班。这种平静而又温暖的生活,对孩子纯净的心灵和健全的人格是一种滋养。

无论你们带孩子多么辛苦,都不要忘记做一件事,就是把正面的情绪毫不吝啬地释放给孩子,毫不回避地分享给孩子,毫不掩饰地展示给孩子,毫不保留地传递给孩子,让孩子对安全有满足,对温暖有感受,对快乐有需求,对幸福有依赖。

反之,你叼着烟卷,举着手机,刷着短视频,以关心的名义训斥你的孩子:“早饭吃完了没有?作业写完了没有?英语单词背完了没有?”这样的关怀没有也罢。如果这样的语言环境是你生活的常态,大概率你想要的那个得体、懂事和善解人意的孩子只能成长在别人家里了。

如果父母在家庭中张嘴就吵架、闭嘴就动手,冷暴力、热暴力没完没了,不要说培养一个懂事得体的孩子了,我担心孩子的价值观、恋爱观都会受到影响,乃至连性取向都会发生颠覆性的改变。你可能会觉得,我们两个人是一男一女结为夫妻的,怎么可能会影响孩子的性取向呢?可是,如果你们的夫妻生活中充满了无休无止的争吵、责骂,睁开眼的第一件事就是看不顺眼对方,张开嘴的第一句话是抱怨对方,抬起手的第一件事是推搡对方,抬起脚的第一件事是离开这冰冷的“冻房”,摔门离去经常有,进门就吵是常态,把婚姻生活过得一地鸡毛。晚上父亲醉生梦死,母亲夜不归宿;父亲脾气暴躁,母亲哭诉不止,这样的婚姻生活一定会增加孩子对未来婚姻生活的恐惧。这时候的他们怎么会愿意重蹈父母的覆辙呢?

我两岁的时候,和爸爸、妈妈、大姐的合影

所以,我希望,健康的婚姻放大健康,痛苦的婚姻结束痛苦;快乐的婚姻放大快乐,濒死的婚姻早点解体。

如果说父母是孩子的一面镜子的话,我更希望父母同时也是孩子的榜样。

在我的记忆中,我的妈妈是一位法官,在她成为太原市中级人民法院民事庭副庭长之前(每次我跟大家介绍我妈妈是民事庭庭长时,她都会严肃地强调是副庭长),她每天骑着自行车外出办案。

1959年,在我出生的那一年,她一个人一年办了三百七十多起案子。今天的审判员由于科技、网络的介入,办理的案件量超过这个数字并不算很难,可在那时候,这属于天文数字。

国家给我的妈妈颁发了全国政法系统先进工作者奖章,以表彰这位模范法官的突出贡献。领奖的那天,恰逢我出生的日子——5月1日,妈妈不能去北京领奖,就委托别人帮忙带回来。为了纪念这个日子,爸爸妈妈给我取名“王为念”。

我渐渐长大了。六七岁时,家里常常有一些陌生人来访,后来我才知道,妈妈因为身份的缘故,常常会在家里会见当事人,那些都是来找我妈妈打官司或者诉说委屈的。那时候虽然物资匮乏,但当事人也会带一些礼物过来,比如一大袋萝卜、白菜或者土豆。等妈妈回来之后,她会告诉我,跟着你爸爸去找某某人,他大概住在什么地方,然后让我们把那一大袋礼物放在自行车上,由我扶着,爸爸推着自行车把它们送还回去,这一走常常是好几个小时。

有时候我们找不到当事人的确切地址,就只能原路返回。

爸爸说:“找不到送礼的人,咱们就把它们吃了不好吗?”

妈妈斩钉截铁地说:“不行!”她把礼物放在家门口,继续让单位的同事去找是谁送的礼。

有一回,由于始终没有找到送礼人,那一袋土豆放在院子里,逐渐流出了黑水,从袋子里渗了出来,即使这样,妈妈都不允许我们吃掉它们。

给大家讲这个故事,就是想告诉大家,我就是在这样的家庭中经过了我的家庭关。不占别人的便宜,不需要他人的回报,我认为这是我的原生家庭给我留下的宝贵品质。因为到今天为止,看到别人需要帮忙时,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出手,而我帮过的人是否懂得回报,我从不去在意。这样的想法不是没有原则,恰恰是它让我少了许多烦恼,多了几分快乐,少了许多挑剔,多了几分宽容,少了许多耿耿于怀,多了不少真诚的朋友,少了许多痛苦不堪,多了许多粉丝对我的喜欢。此刻,如果请大家算一笔账,你们还会觉得我所有的做法吃亏吗?

到今天,我一直保持相对良好的心态,做事不求回报,拥有一千多万粉丝却从不带货,哪怕是2025年5月1日过生日那天,有朋友问我:“为什么不开直播?就算不带货,跟大家过过生日也好,凭你在互联网上帮过那么多人,生日那天收点打赏,也不是什么丢人的事儿。”我也未曾动摇。

春节在家时,教妈妈用手机

其实,我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高尚,我只是觉得大家都不容易,尽量不要给每一个多少欠我一点人情的人增加任何一点精神负担,这样的做法只会让我活得更加轻松,晚上能睡个踏实觉。甚至让我在事业的长河中少了许多障碍,多了许多机会,少了许多人际关系的紧张,多了许多合作者对我的信任。而获得这一切幸福感的能力和为人处世的原则,几乎都来自我的原生家庭。

此刻,我最想说的是,妈妈已经离开我快四年了。妈妈,我想您! eeQmf5NTEpQ9wpsCpA0PQS9AOVfzR+muz2KP6Pp4jxXaNmOx1mDt5r28YW6S9G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