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运动是抵抗抑郁最有效的武器

我在国外认识了一位姓马的华人校长,他同时也是一位教育专家。在给我们呈现他的教育理念时,他的PPT展示了两张令在场的人震撼的照片,左边是中国的孩子们,教室中大多数同学疲惫不堪,一部分同学昏昏欲睡;右边是某个欧美国家,拥有着健壮身材的孩子们在举行一场橄榄球比赛。

我很感谢这位校长,因为这是一个我国和他国的孩子们关于运动成效的绝佳对照。我们的孩子在青少年时期学习时间太长了,其疲惫程度家长们有目共睹。当这样的教育制度还没有做出重大调整的时候,我们怎么把一个孩子培养得既有能力获取知识,同时又能在运动中健康成长呢?我认为他国有很多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很多发达国家对孩子的教育和培养,并不局限于分数和成绩单,甚至有的国家在录取学生的标准中会有醒目的条件,那就是你有没有运动特长。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2010年研究显示,每天参加60分钟体育活动的学生,数学和阅读成绩的达标率比不运动的学生高1.5~2倍。英国剑桥大学追踪研究在2018年发现,规律运动的学生抑郁症状发生率会降低28%,而抑郁是厌学的重要诱因。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2021年调查数据显示,每天运动大于1小时的学生中,82.3%表示“对学习充满兴趣”,运动不足30分钟的学生中,该比例为61.7%。由此可见,越是热爱运动的孩子,产生厌学情绪的概率就越低。

哪怕是到了国家一再强调要增加孩子运动时间的今天,有的学校依然会无故取消体育课,把时间匀给别的课程,以保持学校在分数上的优势。甚至有的孩子在体育课上磕碰了一下,还要遭到家长的投诉。

在这里,我也要和我们的家长说一声,孩子在学校运动中,受的是擦伤,长的是坚强;痛的是肌肉,强的是力量。受一点小伤就让学校给个说法,出现一点外伤就吓得学校频频家访,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居然成了常见现象,家长与老师之间的关系随时可能变得紧张。恳请各位为了孩子的健康,为了孩子的茁壮成长,家长少一些对学校的挑剔,学校多一些传导健康理念的家访。

我们总是以分数高低决定学生的好坏,但在我看来,一个不热爱任何体育项目、处于亚健康状态的孩子,不是一个好学生。在这里,我想呼吁家长们一定要重视孩子的运动,而最好的办法,就是家长和孩子一起运动起来,做孩子最好的运动老师,哪怕只是陪伴,也能增加孩子对运动的热情。

对于一个孩子而言,拥有一个健康的身体,才能避免各种疾病的来袭。我们常说“德智体美劳”,“体”放在“智”的后面,但我想,“体”应该在“德”的后面,甚至两者应为并列关系。体是人的根本,而这个字本身就是这样写的,换言之,没有健康的身体,哪里来的健康思维?如果没有好的身体,就算读到博士又有什么意义呢?

曾经,我是一个每天工作16小时的工作狂,甚至有的时候还会在工作结束后带着当事人去相关部门帮他们讨说法。超大的工作量、超长的工作时间、超负荷的大脑运转、超出常人想象的工作强度,都没有把我累趴下,有时候同事会管我叫“老超人”,那是因为我超爱锻炼、超爱健身、超级注意运动、超能把有效的时间合理利用。就算此时此刻,我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身上都扎满了调理身体的银针,而前段时间,哪怕需要从三亚到陵水去看医生,我依然没有放弃写作。好朋友李强夫妇与我同往,李强替我开车,李强妻子白永南负责倾听,我再对录好的内容进行整理。20天的治疗,每天路上一小时的写作,7万字的初稿,就这样变成了白纸黑字。

直到现在,我66岁的年纪,身体状况在同龄人中依然算是比较好的。有一次,在一家省级电视台的电视节目录制过后,几乎所有的工作人员都累到难以继续工作,而我作为主持人、策划人依然精力充沛,这让我非常自豪。长年的运动,让我即使在这个年龄也能从容地应对各种超高强度的工作。

因此,往小了说,运动可以保持一个孩子的健康体魄,形成一道天然的抗拒各种细菌、病毒的屏障;往大了说,这是让一个民族强大的基础,只有每个人的身体强壮了,这个民族才有希望。

如今的我依然保持着健身的习惯 eeQmf5NTEpQ9wpsCpA0PQS9AOVfzR+muz2KP6Pp4jxXaNmOx1mDt5r28YW6S9G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