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和孩子一起接受婚姻的解体

民政部发布的《2024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显示,2024年全国结婚登记数为610.6万对,结婚率为4.3‰;依法办理离婚手续351.3万对,离婚率为2.5‰。

婚姻解体后,很大一部分家庭会选择等孩子长到十八岁再对孩子说。因为在很多家长看来,离婚对孩子的影响太大了,为了不伤害孩子,尽管父母双方已经没有感情了,但依然假装恩爱,扮演幸福夫妻,维系在一起,不愿把真实的婚姻状况告诉孩子,总希望等孩子长大后有了消化这段不幸的能力时再告诉他。这样的家庭不在少数。

但是,父母有没有认真想过,当这个决定做出的时候,父母已经把孩子残酷地拖入了这个伪装的、戴着面具的家庭里面。往往这个时候,家长会严重低估孩子对家庭状况微妙变化的判断力。

大量的事实表明,十几岁的孩子对于家庭出现的种种矛盾是非常敏感的,孩子非常明白表面的和谐之下掩盖着父母内心的挣扎。父母以为自己隐藏得很好,殊不知孩子可能已看明白了一切。这时,多数孩子会选择和父母默契地演戏,于是,家庭成员共同组建出这样一个脆弱的家庭。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会对未来父母婚姻可能出现的问题感到恐慌和焦虑,一旦意识到父母内心的那份挣扎,他们内心的快乐和幸福便会荡然无存。

我从来不认为夫妻的离异一定会影响孩子的学习、成长,甚至让他们无法正常生活。我想对这些家长说,婚姻的解体,的确会影响孩子的心智,但同时也会使孩子快速成熟。

多年的观察让我发现,经历父母婚姻解体的孩子其实更容易过早成熟、更聪明、更善解人意,往往会比和谐家庭的孩子观察能力更敏锐,看问题更敏感,体察细节的能力更强,应对复杂关系更从容。家庭解体导致的安全感缺失,会让孩子学会看人脸色,尽可能地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这几乎是每一个家庭出现问题的孩子面对人群的常态。从这一点看,安全感的缺失未见得是一件绝对的坏事。

相反,和谐家庭中长大的孩子,往往容易延缓成熟,相对任性,关心别人的能力差,青春期到来的时候更容易出现家长不好控制的局面。

因此,当婚姻出现问题时,果断做出决定,大胆地告诉孩子:“不管未来如何,我们只会更加爱你。”让家庭的解体成为孩子成长的助力器,因为成长永远是在痛苦中淬炼出来的,没准一个看似永远长不大的孩子能瞬间成为你们家庭的顶梁柱。

离异之后,无论夫妻双方是各自重建家庭,还是保持单身,和孩子交流都是不可避免的。这时,父母可以把孩子作为一个平等的可倾诉对象,和孩子探讨对未来生活的打算、对另一半的期许,甚至还可以宣泄对另一半的愤怒。但是,父母一定要把握好尺度,客观吐槽是人之常情,但刻意诋毁后患无穷。

聪明的父母会借助孩子的力量,让自己学会放下,在这个过程中构建一种全新的亲子关系,甚至可以让孩子介入你对下一段婚姻的选择,因为在这个时候,孩子比家长更理性。换言之,让孩子陪着父母重新开始,因为孩子是否喜欢父母选择的另一半非常重要。所以,一定不要忽略孩子对你选择的另一半的判断。

同时,我也想告诉所有正在经历父母离异的孩子,如果爸爸妈妈的感情破裂了,分手是最好的选择,千万不要以为父母不在一起,天就塌了。

古人说:“宁拆十座庙,不拆一桩婚。”这句话听上去很正能量,仔细想却太残忍。支撑庙的主体如果出现裂痕,拆掉它重新盖一座庙,远比住在随时可能倒塌的庙里更安全。孩子可以选择大胆地告诉父母:“早就知道你们过不下去了,你们勇敢地分手吧,它既不会影响我的今天,更不会影响我的未来。我希望看到你们选择分手的释然,更希望看到你们重新开始的快乐。祝你们分手快乐,我永远是你们的好孩子!”我想,这才是一个智慧的孩子应该具备的驾驭幸福的能力。

重要的事情再说一遍,不要低估孩子的观察能力,不要高估自己的表演能力,更不要花大把的时间消磨在表演幸福上,离了就是离了,早一点重新开始,早一点真正放下。 eeQmf5NTEpQ9wpsCpA0PQS9AOVfzR+muz2KP6Pp4jxXaNmOx1mDt5r28YW6S9GDj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