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争当世界一流高端医疗器械创新生态引领者

【引言】 2024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科技大会、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大会、两院院士大会上指出,“扎实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助力发展新质生产力”。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作为核心理念,注重科技成果转化,有效促进了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

【摘要】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作为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持续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产业枢纽与带动作用,探索形成“技术创新与产业服务”双轮驱动的运营机制,引领我国高端医疗器械产业集群发展壮大。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集聚国家战略,联合高校、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优势资源,组建创新联合体,共同开展技术攻关与产业转化。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着力构建全线赋能的创新生态体系,搭建从临床需求、技术研发到产业转化、融资上市的全链条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带动国内一批医疗器械企业加快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布局。

【关键词】 国家级创新平台;医疗器械;产业转化

一、背景情况

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于2020年4月成立,落户深圳市龙华区,是我国在医疗器械领域的国家级制造业创新中心。国家高性能医疗器械创新中心围绕预防、诊断、治疗、康复领域的高端医疗设备重大需求,聚焦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先进治疗、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等重点方向,致力突破行业发展的共性技术,打通技术开发、转移扩散到首次商业化应用各个环节,打造贯穿创新链、产业链和资金链的高性能医疗器械产业创新生态体系,逐步发挥国家级创新平台的产业枢纽与带动作用,汇聚推进新型工业化的强大合力。

二、主要做法

(一)坚持人才是创新的第一资源

聚焦国家重点领域、产业重要需求,实施全球招聘战略,打造医疗器械人才聚集新高地,已形成一支由377人组成的科研与管理团队,研发人员占比约70%,其中,拥有博士学位人才92人。强化科研锤炼,培养战略科技力量。组建的青年海归科学家团队(平均年龄34岁)已承担多项国家、省、市级重点科研项目,攻克了一批共性技术难题。通过引团队、搭平台、临床对接、资本对接等方式全流程赋能海归人才创新成果转化,已培育孵化10余家创新型医疗器械公司,新型病理诊断设备、新型眼科诊断设备等项目已成功获千万级外部融资。

(二)强化平台引领支撑作用

围绕医疗器械行业特色,精准搭建公共服务平台,构建产业创新服务能力,已建成医学影像、体外诊断、先进治疗、医用材料与植介入器械、康复与健康信息五大技术研发平台、检验测试平台和中试平台。拥有各类科研与加工设备800余台/套,并面向行业开放共享。同时与医院、企业、科研院所等共建科研与临床转化服务平台,为行业提供公共服务。构建企业牵头、高校院所支撑、各创新主体相互协同的创新联合体,建立“需求方出题、科技界答题”新机制,承担国家、省、市级科研攻关项目90余项,取得了一批创新成果。

(三)构建全线赋能创新生态体系

全力构建医疗器械创新生态,融合“政产学研医资检”各类主体,打通从临床需求、技术研发、科学监管到产业转化、融资上市的全链条,为行业提供广泛服务。CRO 服务平台国创金福提供产品设计优化、注册认证、市场流通、推广应用等全生命周期的技术服务。CDMO 服务平台国创汇康与富士康合作,面向全球提供各类医疗器械产品工程化、中试、定制生产等服务。基金公司国创致远发起规模为3亿元的大健康产业基金,助力源头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孵化平台国创育成开展高端医疗器械科技成果投资孵化、产业落地及产业加速等工作,已与新加坡医创中心、德国医谷等机构建立合作关系;运营7万平方米的产业孵化及加速空间,累计孵化企业50家。

三、经验启示

(一)聚焦人才战略,构建“引育用”全链条创新引擎

以全球视野实施高端人才引聚工程,通过“精准引才+实战育才+生态用才”形成闭环。建立跨学科青年科研团队攻坚共性技术,同步搭建临床对接、资本赋能、孵化加速等成果转化通道,实现“顶尖人才引领创新—青年梯队接力攻关—市场机制反哺研发”的良性循环,为产业升级提供可持续动力。

(二)强化平台支撑,打造“硬核技术”攻坚体系

瞄准行业痛点构建开放共享型技术平台集群,以“共性技术研发+检验中试+临床转化”三位一体破解难题。通过“企业出题—联合解题”机制整合产学研资源,既发挥龙头企业牵引作用,又激活科研院所创新势能,在高端医疗装备领域实现跨越式突破。

(三)构建生态闭环,激活“全要素”协同创新生态

贯通“需求挖掘—研发转化—产业孵化—资本助推”全链条,通过CRO/CDMO专业服务平台降低创新门槛,依托产业基金破解早期融资瓶颈,利用孵化载体加速技术商业化。以“政产学研医资检”七维联动重构产业生态,形成“临床需求驱动创新—创新成果反哺临床”的双向循环,显著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 eWG7fJ1DUelrzn0PGRWcFk40IvyUhwitzFWU6rmI/2FMpueUSk9syeDC+yEiGTJR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