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现在想必你已经知道什么是正确体姿了。但是,如果你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们,可能会猛然发现,在现代社会中,能够保持上述正确体姿的人少之又少。儿童青少年处于生长发育的高峰时期,肌肉发育速度相对骨骼较慢,支撑力达不到骨骼所需的水平,特别容易导致异常的体姿。在日常生活中,长期存在不良体姿的青少年,大多被诊断出了各种类型的体姿异常问题,常见的有脊柱侧弯、圆肩驼背、骨盆前倾三种。
脊柱侧弯(Scoliosis)是脊柱的三维畸形,多见于椎体和胸部变形、形体不对称、运动失衡等病理现象,特别容易出现在儿童青少年快速生长发育的时期。
衡量是否患有脊柱侧弯的最可靠的方式是拍摄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以观察脊柱侧弯角度(Cobb角,上端椎上缘的垂线与下端椎下缘垂线的交角)的大小。临床上,脊柱侧弯角度<10°的而没有任何功能性问题,属于0级,归类为脊柱不对称;10°(含)~20°(不含)属于I级,轻度脊柱侧弯;20°(含)~40°(不含)属于Ⅱ级,中度脊柱侧弯;40°(含)~60°(不含)属于Ⅲ级,重度脊柱侧弯;>60°属于Ⅳ级,强重度脊柱侧弯。
国际公认的对应脊柱侧弯症状分级的五种主要治疗方式如表1.1。
表1.1 对应脊柱侧弯症状分级的五种主要治疗方式
随着社会生活方式和行为习惯的转变,儿童青少年脊柱侧弯问题日益严重。从2013年起,中山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脊柱侧弯中心在广东各地进行普查,为70多万名中学生进行脊柱侧弯初步筛查。结果显示,初中生的脊柱侧弯发病率达5.4%,即每20个初中生中,就有1个存在脊柱侧弯。
让人更为揪心的是,很多家长对孩子脊柱侧弯问题的认识与重视的程度严重不足。一是青少年着装一般比较宽松,早期脊柱侧弯问题不容易被发现;二是即使发现了,由于早期症状不明显,极易被视为成长发育过程中的正常现象,误认为身体会自行矫正。实际上,延误早期干预治疗的后果非常严重。错过最佳矫正时期的保守治疗是无效的,就只能求助于手术。脊柱侧弯手术被誉为“皇冠手术”,具有难度大、创伤大和风险大的特点。即使手术成功,患者仍旧可能会丧失部分脊柱运动功能。
只要脊柱出现了侧弯,就不可能自然好转,只有恶化进展的快慢之分。
初中3年是干预治疗的黄金时期,越早治疗,效果越好。
早期脊柱侧弯可通过姿势纠正及功能强化训练得到有效治疗。
圆肩驼背几乎是当今手机不离手、游戏成瘾的低头一族的通病,其在外观上直观表现为头向前伸,两侧肩膀向内弯曲,后背驼起(见图1.3)。
图1.3 正常体姿与圆肩驼背的体姿图
圆肩驼背是上交叉综合征(Upper Crossed Syndrome, UCS)的典型特征,常常伴随着高低肩、厚背、富贵包、脊柱前凸和翼状肩胛骨(蝴蝶骨)等问题。上交叉综合征又称肩颈综合征,因该症状中肩颈部位无力松弛的肌肉和紧张的肌肉在上身形成前后交叉状连线,所以被称为上交叉综合征。这种不正常的身体姿势会导致疼痛和一系列身体疾病及功能障碍,影响正常的学习、工作和生活,形成错误姿势—肩颈肌肉激痛点出现—肌肉力量失衡—头部前倾—含胸驼背—呼吸机能下降—身体素质下降的恶性循环。
据调查统计,全国有70%的成年人存在上交叉综合征,并且发病率以每年增长4%的速度增加。北京国民体质监测调查结果显示,青少年中姿势异常概率达到85%以上,其中圆肩驼背概率达到46.1%。
不良生活习惯、缺乏运动、不正确的锻炼方式以及青少年青春期心理问题等均与上交叉综合征相关。中小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久坐和长时间低头是最常见的高危原因,尤其是长期静态地维持错误的低头伏案坐姿。大多数人会无意识地把下巴抬起,上身向前倾,手臂未贴紧上身并向外摆,在没有支撑的情况下,这样的低头伏案坐势对上肢,尤其是肩颈造成了较大负荷。
时刻关注并 保持正确身体姿势 是有效预防UCS的最佳方式。
可采用运动治疗UCS,但要体现 针对性与个体差异性 ,对症下药。
运动纠正UCS需要专业人士的指导并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坚持半年以上。
上文介绍了上交叉综合征带来的肩颈部位问题,接下来就来讨论一下下交叉综合征中存在的骨盆倾斜问题。
下交叉综合征(Lower Crossed Syndrome, LCS)又称骨盆交叉综合征,包括骨盆前倾与后倾(见图1.4),是儿童青少年常见的体姿问题。
图1.4 骨盆前倾、正位与后倾的体姿图
下交叉综合征是由于骨盆周围肌肉的发展不平衡而引起的骨盆及下肢的运动链受损而导致的综合征。骨盆处于人体骨骼系统的正中央,向上连接脊柱,向下连接下肢,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需要承受上半身的身体重量,并控制下半身的受力方式,是非常重要的一个部位。
骨盆能够维持正常姿势,是因为与之相邻的四大肌群互相拮抗,形成了友好的平衡关系。在骨盆前面,腹直肌向上牵拉骨盆前下部,髋屈肌向下牵拉骨盆前上部;在骨盆后面,股后肌群向下牵拉骨盆后下部,竖脊肌向上牵拉骨盆后上部。
可是,当身体长期处于久坐状态,或者过度锻炼某一侧的肌肉,就会使其中一块肌肉过于紧张,与之拮抗的肌肉过于松软,从而使这些肌群之间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导致骨盆的位置发生倾斜。
由于骨盆处于人体正中央的位置,当下交叉综合征发生时,会对腰部、骨盆、髋、膝及踝关节产生不利影响,引发腰背部疼痛,髋关节、膝关节及踝关节损伤,并影响脊柱的整体稳定性。
当出现以上不良体姿时,一定要高度重视,积极矫正治疗,尽早改善这看似平常的“小毛病”,以免它们对儿童青少年的生长发育产生更为严重的影响。一旦身体姿势出现异常,会直接影响到各种运动中的动作,从而产生不良动作模式,形成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