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首先,让我们消除一些“误解”

人们虽然对“失智症”并不陌生,但是对这一疾病误会颇深。在本书的开头,我想先为读者们消除关于失智症的三个误解。

第一个误解,是认为“只要得了失智症,病情就会快速恶化”。

说到失智症,很多人似乎觉得这种疾病“会在一两年内迅速恶化,患者到最后连自己家人都认不出来”。有这样的印象,大多是受到了某些电影或电视剧的影响。很多以失智症为题材的作品,为了让故事情节更戏剧性地展开,通常会按照前面所说的印象去设计剧情。

如渡边谦先生饰演的《明日的记忆》的主角、在日本风靡一时的韩国电影《我脑中的橡皮擦》的主角,他们的失智症都是在短期内恶化的。但是,这两部电影的主角一个是49岁,一个是27岁,也就是说,他们的故事其实是以“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 为题材的。

的确,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病情大多会迅速恶化,但65岁以上的“老年失智症”一般为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通常不会像我们在电视剧中看到的那样急剧恶化(虽然如今65岁这个年纪在人们的印象中还不算老,感觉80岁以上的才算老人,但65岁以上的发病已经属于“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范畴了)。早发型阿尔茨海默病与晚发型阿尔茨海默病的恶化速度是截然不同的,哪怕从我们专业医生的角度来看,也觉得它们之间的差距大得好像本来就不属于同一类疾病。

大多数情况下,老年失智症的病情发展是缓慢的 。它是一种个体差异很大的疾病,虽然极少数老年失智症患者也有病情快速恶化的情况,但总体来说,大多数患者的病情会在平均10年内缓慢发展,直到生命的最后。

事实上,造成老年失智症的“致病蛋白”是从40多岁开始累积的。

举个例子,在 所有失智症中约占60%的阿尔茨海默病 ,其致病原因——β-淀粉样蛋白,在很多病例中从发病20年前就开始在体内累积了。

所以,即使患者是在70岁左右被临床诊断为阿尔茨海默病的,它病理学意义上的发病年龄(也就是β-淀粉样蛋白开始累积的时间)应该是在50岁左右。患者就是在这20年期间由健康状态转变为轻度认知障碍,再逐渐发展至阿尔茨海默病。

阿尔茨海默病就是这样一种病程长且缓慢发展的疾病。就像前面说的那样,很多阿尔茨海默病患者从病理学发病到死亡,甚至会经过30余年时间。

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患者本人、家属以及医生都可以采取很多措施来缓解病情。现在还有很多人觉得被确诊为阿尔茨海默病就“一切都完了”,其实这是很大的误解。 c/SkH668Sx69uBF2ZMmDnI/elrbNGc5YAJfX5WWWv8c0N7qwl8I1pLLITZ8OCCH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