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2.体验黑暗

通常,我是这样开启夜晚巡视模式的:找一个适宜的地方坐下来,最好是在溪流附近;从保温瓶里倒出一杯咖啡,看着咖啡杯里升腾的热气与夜晚从水面飘起的凉气翩翩起舞。鸟鸣渐稀,蚂蚱(草蜢)嘶哑的叫声显得格外清晰,身后的森林成为夜晚的幕帐。北欧的夏天,夜晚光线的运动像是被拉长了,黑暗缓慢降临,昼行性动物被夜行性动物替换,鸣唱的鸟儿恋恋不舍地关闭音响,着急地舞动着翅膀飞去,毕竟,该是黑夜上场的时候了。在热带地区,白天与黑夜的交替就像转动剧场布景一样,射灯一熄就是黑夜的天下,舞台和观众都还没变,演员却都换班了。

蝙蝠并不总是随叫随到的,照理说这些等待的时间也占据了我的工作时间。如果我等待时在电脑上读点儿资料或准备一下明天的工作,这些时间都可算进我的咨询费中,也是一笔不少的收入。但有些东西是无法用钱来衡量的。我相信当我顺从大自然的节律,自然地等候黑暗的降临时,从长远来看,我的工作会更有效率。体验自然并不一定会让我成为一个更好的发明家,但它让我学会与自然和谐相处。如果我用平板电脑或手机的光干扰我身处黑暗中的状态,我肯定会被分散精力,失去夜视力。

其实,我连头灯都很少用,至少在户外的时候,我不愿失去夜视力。不然,我怎能看到土拨鼠如何在黑暗中追逐小昆虫,怎能看到蜘蛛网在月色下闪闪发光的动人情形?人造光会让许多东西在我眼中消失,比如蜗牛的移动和会发光的蘑菇。是的,确实有一些蘑菇具有与会发光的昆虫相同的生物发光特性,可以在黑夜中熠熠生辉,吸引苍蝇、甲虫、蚂蚁来帮助它们传播真菌孢子。这种现象在热带地区更为普遍,但在瑞典也有一种会发光的蘑菇。围绕树干生长的蜜环菌的菌丝能发出微弱的绿光,以前的人们还用被蜜环菌侵蚀过的橡木做夜路的指向标,对于夜视力比我们强的动物来说,也许这种真菌就是黑夜中一盏明亮的灯。

夜行性动物到底是如何体验黑夜的?它们的大脑对感官的认知是如何做出反应的?这是一些令人着迷的问题。在黑暗中,围绕我身旁的上百朵平常不显眼的白色花朵,此刻正在月下闪耀。对于那些对紫外线光谱敏感的动物来说,这片花海可能就如同被荧光灯照亮的迪斯科舞厅。作为人类,由于我们感官的特殊局限性,尽管我们了解这些动物的视觉能力,却永远无法理解它们的真实感受。相机滤镜或其他光学仪器辅助我们增进认识,但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从昆虫或是猫的眼睛看,世界是什么样的。哲学家托马斯·内格尔(Thomas Nagel)在20世纪70年代发表的著名论文《成为一只蝙蝠会是什么样子?》(“What is it like to be a bat?”)中指出,人类的语言是无法描述蝙蝠的感受的,就像无法描述外星人一样,只有属于同一物种的个体才能分享体验。但如果把内格尔的结论推演得更极端些,人是无法理解他人的感觉的,每个人只拥有自己的感知、滤镜和领悟。

但如果我们离开中心城市及其周边的郊区,把自己当作一名观察者,放慢脚步,让黑暗向我们走来,你会发现周边生命的夜生活都在走近你。你的视觉感官之外的器官开始渐渐觉醒,不知不觉中,你感受到声音和气息的变化,皮肤被潮湿的空气包裹。被称为“黄昏之鸟”的夜莺精准地掠过你的头顶,发出嗡嗡的声响;几只青蛙在呱呱吵嚷;远处传来一只鹳的哀鸣和汩汩的流水声。渐渐地,你的夜视力也在增强,你看到了夜晚的花在黑暗中醒来——白花蝇子草、紫罗兰、石竹,它们迎风绽放,等待夜行性昆虫来传粉。初夏渐长的黄昏里,丁香花开得最旺,传说午夜前后出生的孩子,可以看到丁香花倩影中的幽灵。8月的夜空被忍冬花香充溢着,夜行性昆虫追随着花香,向这些花型独特的植物靠近。夜蛾将细长的吸管插入花蕊,畅饮花蜜,完成花粉的传授。夜蛾的嗅觉是动物世界中最灵敏的,它的触角能捕捉到几公里外的花香或伴侣的气息。如果你在黄昏时置身户外,通过观察夜蛾奋力飞行的路径,很快就会察觉到花香的来路。事实证明,夜蛾和蜜蜂对传授花粉是同等重要的,而且夜蛾造访的花朵品种比蜜蜂更多样化,这对保持我们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生命力是非常宝贵的。

突然,我正在观察的一只夜蛾猛地向地面俯冲,它在空中接连转了几圈,又迅速回到它之前跟踪的气味轨迹上。夜蛾的听觉灵敏,能够听到我正在研究的蝙蝠的超声波,刚才那个俯冲就是夜蛾在逃避敌人。此刻,我的超声波探测器开始发出爆米花爆裂的声音,蝙蝠离夜蛾越近,发出定位猎物的探测脉冲的频率就越高。夜蛾摇晃着,在夜空的掩护下佯装反击,加快了逃跑的速度。地面上出现了几只甲虫,它们在树叶间匆忙赶路;两只屎壳郎(蜣螂)却钻到树叶下面,跳起了交配舞蹈。它们舞动翅膀的嗡嗡声瞬间淹没了超声波探测器的声音。

地球上至少1/3的脊椎动物和近2/3的无脊椎动物都是夜行性动物,也就是说,当夜幕降临,人类开始入睡的时候,大自然才开始了一天的工作:交配、捕食、分解、授粉。作为一名蝙蝠研究者,我时常提醒自己,人类对夜晚及其秘密知之甚少。如何去理解树间穿梭的蝙蝠只需要1微秒就能通过声音和回声对它周边的环境做出判断?夜晚的世界不属于人类,我们只是黑夜的过客。 JM1QiibubsWA96rWCHCmDDVMU8k3dOnZVGyx4GoyURXUzySavSKejzGGrCcm6r5t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