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这是颜之推给《家训》写的自序。所谓序,是序说;致,是表达;序致,就是表达讲说撰写这《家训》的目的。目的有两个:一是前人著作多重复圣贤之书,他则专讲家庭里教育子孙的道理。二是自己经受家庭教育、社会阅历,有许多深切的体会,需要写出来留给后人作鉴诫。
这篇《序致》文字不多,所以全部注译,不作删节。
夫圣贤之书,教人诚孝
,慎言检迹
,立身扬名
,亦已备矣。魏晋已来
,所著诸子
,理重事复,递相模敩
,犹屋下架屋、床上施床耳
。吾今所以复为此者,非敢轨物范世也
,业以整齐门内
,提撕子孙
。夫同言而信,信其所亲;同命而行,行其所服。禁童子之暴谑
,则师友之诫
,不如傅婢之指挥
;止凡人之斗阋
,则尧舜之道,不如寡妻之诲谕
。吾望此书为汝曹之所信
,犹贤于傅婢、寡妻耳
。
吾家风教
,素为整密
,昔在龆龀
,便蒙诱诲。每从两兄
,晓夕温凊
,规行矩步
,安辞定色,锵锵翼翼
,若朝严君焉
。赐以优言
,问所好尚
,励短引长
,莫不恳笃
。年始九岁,便丁荼蓼
,家涂离散
,百口索然
。慈兄鞠养
,苦辛备至,有仁无威,导示不切。虽读《礼》、《传》
,微爱属文
,颇为凡人之所陶染
,肆欲轻言
,不修边幅
。年十八九,少知砥砺
,习若自然,卒难洗荡
。二十已后,大过稀焉。每常心共口敌
,性与情竞
,夜觉晓非,今悔昨失,自怜无教,以至于斯。追思平昔之指
,铭肌镂骨
;非徒古书之诫,经目过耳也。故留此二十篇,以为汝曹后车耳
。
那些圣贤的著作,教导人们尽忠行孝,要说话谨慎行为检点,事业成立名声播扬,所有这些都已讲得很周全。魏晋以来,出现的一些子书,道理重复内容因袭,人人互相模仿学习,真好比屋下架屋,床上安床了。我如今所以再要写这部《家训》,并非敢于给办事处世作什么规范,而是专门用来整顿家门,教诲子孙。同样的话,因为是所亲近的人说的就相信;同样的命令,因为是所信服的人发出的就执行。禁止小孩的胡闹戏笑,那师友的训诫,就不如傅婢的指挥;阻止俗人的斗殴争吵,那尧舜的教导,就不如妻子的劝解。我希望这《家训》能被你们所遵信,总还比傅婢、妻子的话来得高明。
我家的家教,向称严肃周详,我当初在童年时,就受到诱导教诲。经常跟随两位哥哥,早晚侍奉双亲,行动谨慎举止端方,言语安详神色平和,锵锵翼翼,好似朝见尊严的君上。双亲优容勉励,问我们爱好崇尚,磨掉我们的短处发扬我们的长处,都既恳切又确当。到我九岁的时候,父亲去世陷入困境,家道沦落,家口萧索。哥哥抚养我,竭尽苦辛,但有仁爱而少威严,引导启示不那么严切。我当时虽也诵读《礼》、《传》,但又对做文章稍有爱好,多少受到世俗的熏陶影响,私欲放纵言语轻率,不修饰边幅。到十八九岁,才稍知磨砺,只是习惯已成自然,短时间难于洗涤净尽。到二十岁以后,大的过错才较少出现,但还经常心和口相敌,性和情相争,夜晚发觉清晨的错误,今天悔恨昨天的过失,自己常叹息由于缺乏教育,以至于此。回想起生平的意愿志趣,体会深切;不比光阅读古书上的训诫,只是经过一下眼睛耳朵而已。因此写下这二十篇,给你们作为后车之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