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二章
唐五代之王维诗接受

诗歌到了唐代,呈现出前所未有的繁荣。明高棅《唐诗拾遗序》说:“盖唐世以诗取士,士之生斯世也,孰不以诗鸣。其精深闳博、穷极兴致而瑰奇雅丽者,往往震发散落天地间,篇什之多,莫可限量。” 初唐诗人在改良南朝以来宫体诗的前提下,一方面对唐诗各种惯例与法则的形成作出了积极的探索和贡献,一方面使崇尚精巧的宫体诗写作,进而“由宫庭走到市井”,“从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有了“低徊与怅惘,严肃与激昂”的抒情 。盛唐诗人承初唐诗而来,他们身处盛世,充满豪情与自信、浪漫与幻想,建功立业的人生追求、艺术创作的自由表达,使他们掌握惯例而不为惯例所控制,笔力纵横,变化多端,开辟了一个气象恢宏的诗歌的黄金时代。

明人顾起经认为:“盖玄、肃以下,诗人其数什佰,语盛唐者,唯高、王、岑、孟四家为最。语四家者,唯右丞公为最。其为诗也,上薄骚雅,下括汉魏,博综群籍,渔猎百氏……故其摛藻奇逸,措思冲旷,驰迈前榘,雄视名俊。” 的确,王维的诗广受前代诗歌的沾溉,又顺应盛唐诗歌之嬗变,古今融通,卓然树立。他善于向初唐“王、杨、卢、骆”、沈、宋、刘(希夷)、张(若虚)等人学习五言律和七言歌行,故长于五言;而七言歌行既得初唐体调的宛转流畅、音节可歌,又有气势充沛、节奏顿挫的盛唐风貌。王维又接受汉魏乐府及隋唐乐曲的影响,他的乐府诗,或模拟古题,或倚曲而作,富有很强的音乐性 。王维还接受魏晋诗风的影响,将曹植、张华对游侠的描写化为自己游侠边塞诗的基调,把陶渊明的田园诗与谢灵运的山水诗融为一体,开创了山水田园诗派 。王维对诗、骚传统亦有很深的汲取,他深得诗之雅正、骚之怨悱之艺术精神,如应制、酬赠之作多以雅为体,山林隐逸之作多情兼雅怨,而祭祀与登临送别则多用骚体 。这就使得他的诗,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诗学功力,善于驾驭各类题材与各体诗歌,呈现出多种风格面貌。在他的笔下,有边塞诗的雄浑和奔放、游侠诗的浪漫和慷慨、山水诗的伟丽和空灵、田园诗的冲澹和超逸、应制诗的典雅和高华、送别诗的真切和淳厚……王维还将自己娴于音律、妙于书画、精于佛理之长处融入诗中,尤富有音乐的美、绘画的美与禅意的美。林庚先生说:“王维因此也就成为盛唐文化的完美的体现者,也就是说,他是一个全面的典型。”

王维诗在唐五代获得了广泛的接受与传播。一是文本接受,主要有不同层面的读者(包括诗人、学子、选家、评家及普通读者)对王维诗作的诵读、唱和、赠答、摹仿、鉴赏、品评、编选等等。二是合乐传唱,王维歌诗不仅在宫廷、贵族以及京城上层社会的音乐活动中大受青睐,也在旗亭、酒肆、歌筵及送别之地广为传唱。在唐代诗人中,其诗歌能在“文本”与“传唱”两方面盛行于世的,莫过于王维与白居易。 t2Kgq1mfZ6oIOWYaps0gaX2+bEJNrc2sZZAa7i2rnXcHEaQlJzRdboTBc6D6KZNo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