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畫鷹

素練風霜起,蒼鷹畫作殊。

㩳身思狡兔,側目似愁胡。

絛鏇光堪摘,軒楹勢可呼。

何當擊凡鳥,毛血灑平蕪。

約開元二十五、六年作。〔素練〕白絹。〔風霜〕此處指肅殺之氣。〔畫作殊〕作,即畫。殊,特異、不同。劉義慶《幽明録》:“楚文王少時好獵。有人獻一鷹,文王見之,爪距神爽,殊絶常鷹。”〔㩳身〕縱身向上。㩳(sǒnɡ),竦。〔側目〕《漢書·郅都傳》:“列侯宗室見都側目而視,號曰‘蒼鷹’。”〔愁胡〕孫楚《鷹賦》:“深目蛾眉,狀如愁胡。”西域胡人高鼻深目,望之若有愁焉。〔絛鏇〕絛(tāo)是繫鷹用的絲繩,鏇(xuàn)是立鷹於其上的金屬轉軸。〔摘〕採、取。〔軒楹〕堂前廊柱,指畫鷹挂着的地方。杜甫《雕賦》:“架軒楹之上,純漆光芒;掣梁棟之間,寒風凛冽。”〔何當〕何時纔能。〔毛血〕班固《西都賦》:“風毛雨血,灑野蔽天。”《雕賦》:“卷毛血之崩奔。”

前詩詠馬,“鋒稜”爲樞紐。此詩賦鷹,“風霜”是關鍵。起句一如《姜楚公畫角鷹歌》的“楚公畫鷹鷹戴角,殺氣森森到幽朔”,也是筆所未到氣先吞,衹不過森森殺氣已被具象爲“風霜”。“思狡兔”“擊凡鳥”,無非一殺。作者《雕賦》寫到不少凡鳥,有的“莫益於物,空生此身”,有的“虚陳其力,叨竊其位”。老杜“嫉惡懷剛腸”,必殲除之而後快。畫鷹畫鶻,引以爲類,是挾風霜以肅綱紀之義也。杜少陵的《畫鷹》起自風霜,丁尼生的《鷹》( The Eagle )落如霹靂,而都有一雙下視平蕪與大海的冷眼,令人生畏。

風霜欻然而起,身體聳然而立,情態呼之而欲出。這第一、三、六句,“起”字、“㩳”字、“呼”字,都有一個向上之勢。而第二、四、五句皆平,最後兩句又是先上升再直下。八句詩的動嚮,大致是ノーノーーノノ乀,纔稍息,又振起,一刻不得安穩。可以想見,詩人觀畫和寫詩時,内心也在作勢而躍如也,形成一種動覺共鳴(motor resonance)。讀者被這些動態的形象激活了大腦神經,引起下意識的身體反應,也不免躍躍欲試。此詩之動人,首先就來自這種身勢效應(kinesic effect)。 21oGqlgyyrjNeXufMz3GS2Gn5M91Pjc/Leg4w7uXXO8SIUoIWdpsCxGDCKhtlMkw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