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股神巴菲特在少年的时候就总是喜欢思考如何赚钱的问题。最初的时候,有一种赚钱的方法深深地吸引了他——体重器赚钱法。巴菲特是这样考虑的:可以用一百块钱买一台体重器,摆在路边,一块钱可供顾客称一次体重,而过路的人确实成百上千,每天少说也会有三四个人停下来称体重,这样就至少能赚三四块,一个月下来最少也能赚一百块钱,这样就够买第二台体重器。到了第二个月,就能拥有两台体重器,就能再赚两百块,以后的收益就能翻倍增长。
巴菲特想的这个赚钱的办法,中国古人早就尝试过了,这就是鸡生蛋,蛋生鸡,循环增长,收益也就翻倍增长。这个投资的道理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却很困难,就像养鸡得花费人力、物力,鸡不会永远不生病的。不过,体重器的赚钱方法要比养鸡更容易一些,需要注意的是,即使用投币,也得有一个固定的人在旁边看着,否则保不准体重器是不是会被别人偷走。可是体重器赚钱法一天的收入可能只有三四块钱,根本不够雇人的工钱,万一没人称体重,岂不是赔本的买卖?
于是,聪明的小巴菲特又开始琢磨:路边摆什么,才能让路过的人都主动来玩,而且会经常光顾呢?想来想去,小巴菲特也没有主意,直到两个月后他的高中同学丹利来找他。丹利对巴菲特说:“巴菲特,我刚买了一台弹球游戏机,走,到我家玩去。”
那时是1947年,还没有现在市面上能看到的这些先进的游戏机,在学生中最流行的还是弹球游戏机。可是在巴菲特和丹利这两个小家伙玩得热火朝天的时候,游戏机却突然咯噔一声坏了。丹利说:“没关系,这台旧游戏机,经常坏,我一修就好了。”巴菲特非常佩服丹利:“你真是太厉害了,什么东西都能修好。你这台游戏机多少钱买来的?我听说一台新游戏机要三百多块呢。”丹利神气地说:“你肯定猜不到我买的有多便宜,只有二十五块钱。”“啊,居然这么便宜?”小巴菲特脑中突然电光石火一闪,有了主意,于是他找到丹利做他的第一个生意合伙人。
虽然巴菲特依然享受着小男孩的娱乐活动,包括篮球、乒乓球,收集钱币和邮票,但巴菲特那时就已经像个成年人一样满怀激情地工作,为的是前方的未来,为的是获得那些似乎放眼可及的财富,他想赚钱。巴菲特后来说:“钱可以让我独立。然后,我就可以用我的一生去做我想做的事情。而我最想做的事情就是为自己工作。我不想别人主导我。每天做自己想做的事,这对我来说非常重要。”
帮助巴菲特进步的,除了他的姑姑艾米丽之外,还有一本书。一天,巴菲特来到图书馆,书架上的一本书吸引了他的眼球,这本书有着银色光泽的封皮,还闪烁着亮光,好像一堆闪闪发光的金币,在向巴菲特暗示其中内容的价值所在。巴菲特被深深吸引,马上从书架取下这本书,刚打开阅读就立即着了迷,这本书的名字是《赚1000美元的1000招》,在巴菲特心里,读这本书就相当于学会“如何赚到100万美元”!
书的封面下有一张照片,一个矮小的男人凝视着一堆巨大的钱币。“机会在敲门。”书的第一页是这样写的,“在美国历史上,对一个手持小小资本开始创业的人来说,时间条件从未像现在这样有利。”小巴菲特想:好一个想法啊!他接着读起来,“过去,我们都听到了大量关于时机的东西……和今天等待那些有胆识、有谋略的人的机会相比,昨天的机会什么都不是。所创造的财富会令ASTOR和洛克菲勒的财富相形见绌。”书上的这些文字如美味的冰激凌浮现在沃伦·巴菲特眼前,又像是金灿灿的钱币在向他招手,他更快地翻着书页读下去。
“不过,”本书警告说,“你不可能成功,除非你开始行动。要赚钱的方式就是开始行动……美国有成千上万想要发大财的人都无法如愿,因为他们在等待着这种情况或那种情形发生。”原来书中的真谛就是行动!既然这本书如此劝诫,并说明了如何展开行动,那么就不能再等待时机了,要去主动出击创造财富!这本书里有大量而实用的商业建议和赚钱的想法,它们给小巴菲特以极其深刻的印象,以“钱的故事”开篇,文字通俗易懂,读起来亲切,就像是和朋友谈话一样轻松自在。
当巴菲特坐在朋友家的台阶上,宣布自己将来会成为一名百万富翁的时候,周围的人都惊呆了:一个孩子在经济大萧条时期说出这样的言论,很是狂妄自大,而且听起来还有点犯傻。但巴菲特却对他的理想深信不疑,按照他的计算和那本书上的说法,这件事是有可能的,并非其他人眼中的天方夜谭。巴菲特还很年轻,有大把的时间,他想赚到更多的钱,而且他相信自己能够做到:如果他一开始赚得越多,资金复利的时间越长,那么他实现目标的可能性就越高。
小巴菲特真的让家人感到吃惊的是,在他十二岁那年的春天,他已经有120美元了。巴菲特的姐姐多丽丝被他招募成为合伙人,巴菲特和多丽丝购买了城市服务公司的3股优先股,共花了114.75美元。那年6月的市场情况貌似并不乐观,城市服务公司的优先股股价从每股38.25美元跳水到每股27美元,巴菲特后来回忆说,在那段时间的上学路上,多丽丝每天都要多次提醒他,他的股票正在下跌。
巴菲特说他觉得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大得让他喘不过气,天天盼着股价回升,后来,当最后真的回升时,他赶紧以每股40美元的价格卖出,为他和多丽丝赚了5美元。姐姐多丽丝回忆道:“那个时候,我才了解到,沃伦知道自己在做什么。”然而,城市服务公司的股价很快就高涨到每股202美元,这样的结果也让姐弟俩感到有些惋惜和遗憾。
巴菲特通过这次和姐姐一起购买股票的事学到了教训,并把这件事一直牢记在心,把这段时期作为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时期之一。巴菲特总结的第一个教训是:“不要过分关注股票的买入成本。”第二个教训是:“不要不动大脑的急于抓住蝇头小利。”巴菲特想,如果他能更耐心地等待,他就能赚到492美元而不是5美元,他对此一直难以释怀。巴菲特从六岁开始积累他的“财富”,用了整整五年的时间才积攒下这120美元来购买股票,投资让他意识到要把“丢失”的利润赚回来,那得用好多年,因此他将永远记住这个让他充满遗憾的错误。
这次的经历虽然有遗憾,但也为他能够在三十岁时就掌管上千万资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巴菲特就已经掌握了2200万美元的资金,个人净财富有近400万美元,这样的财富在那个年代,已经是一个传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