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微软前董事主席比尔·盖茨先生与股神巴菲特长期稳坐财富排行榜的前两位。他们二人私下也是好友,曾联袂到华盛顿大学商学院给学生们演讲。演讲过程中,有学生请他们讲讲自己的致富之道,巴菲特回答说:“是习惯的力量。”
在这个经济社会中,很多人的理财意识都在增强,“不要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在很多投资者的脑海中扎根,大家认为如果这样即使某种金融资产发生较大风险,也不会全军覆没。股神巴菲特却有着自己的看法,他认为投资者应该像马克·吐温建议的那样,“把所有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然后小心地看好它。”
也许很多人会觉得巴菲特的想法似乎有些另类,但股神自有他的道理。任何经验和理论都不会是放之四海皆准的真理,理财也是如此。巴菲特是公认的“股神”,有信心重仓持有少量股票,而很多年前没有经验的投资者由于自身精力和知识的局限,很难对投资对象有专业和深入的研究,在这种情况下,分散投资确实是明智之举。而巴菲特所坚持的理论为集中投资的策略,这种策略是说在时间和资源有限的状况下,决策次数多的成功率低于决策少的,这个道理类似于独生子女总比多子女所受的关注多一些。
常言道:“生意不熟不做”,巴菲特的投资习惯也是这样,不熟的股票他不做,所以巴菲特永远只投资那些传统行业的股票,绝不接触那些高科技股。在网络股高潮的2000年,巴菲特没有购买,许多人认为巴菲特老了,落后了,但事实证明,巴菲特是正确的。网络泡沫埋葬了那些疯狂的投机家,巴菲特再一次展现了他股神的风采,成为赢家。
巴菲特的这次决策启示我们,在做任何一项投资前都要仔细钻研,如果没有完全的了解和把握,千万不能仓促决策。比如很多人认为存款利率太低,应该想办法投资;很多人认为股市不景气,就想炒邮票、炒外汇、炒期货或是进行房产投资。像这样的想法都说明投资者是头脑发热的盲目投资,他们对投资并没有清晰的认识,只看到市场的一面。其实这些渠道的风险谁高谁低是无法定论的,操作难度也因人而异,如果没有清晰的认知和一定的了解,那么把钱放在储蓄中反倒比盲目投资更安全些。
巴菲特对每只股票的投资都不少于八年,他曾这样说过:“短期股市的预测是毒药,应该把它摆在最安全的地方,远离儿童以及那些在股市中的行为像小孩般幼稚的投资人。”很多人追涨杀跌,最后只贡献了手续费而已,到头来竹篮打水一场空。连股神巴菲特都要每只股票研究八年这样谨慎,更何况是对股市知之甚少的我们呢!我们可以计算一下,如果一只股票持股八年,买进卖出手续费是1.5%;但如果在这八年当中,每个月换股一次,支出1.5%的费用,一年十二个月共支出费用18%,八年不算复利,光静态支出就高达144%,这是多么可怕的数字!
所以,巴菲特的投资经验告诉你,挡住你致富之路的魔鬼往往就藏在细节之中,想要像巴菲特一样成为亿万富翁,就一定不能忽视任何一个细节,谨慎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