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每一年五月份的第一个星期六都会有全球投资者的目光被吸引,这些投资者的目光都会汇聚到美国内布拉斯加州的小镇奥马哈,因为这里是股神巴菲特的故乡,也是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每年召开股东大会的地方。
几乎每年都会有近四万投资者聚集在这里,这些投资者在离大会正式开始还有一个多小时的时候,就已经排起了望不到头的长龙一样的队伍。而对奥马哈小镇的居民来说,他们早已习惯看到这样景象。在每年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召开年会的时候,原本安静的奥马哈小镇就会一夜之间涌入来自全球很多国家的投资者,这些投资者的到来让奥马哈小镇寒冷的清晨热闹非凡。投资者齐聚在这里,就是想在金融盛会上一睹股神沃伦·巴菲特的风采,并亲耳听听他的投资箴言。
每年股东大会举办的同时,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都会同时举办一场展览会,展览会上会展出和出售他们公司旗下的各种产品,而在年会开始之前,巴菲特先生总会先来到展会上,给崇拜他的投资者一些惊喜。
对于那些能够亲自到奥马哈小镇采访的记者而言,印象最深刻的可能是2010年的年会,巴菲特非常开心地跟乐队一起为股东们演唱了一首歌。那天有记者问巴菲特:“您从刚才那个四万人的大会里走出来的感觉是怎样的?”巴菲特回答说:“嗯,我想对于我们来说,非常高兴能有来自全球的大约三万七千人出席会议。我们想让他们度过一个美好的时光,想让他们了解伯克希尔公司,也想让他们购买大量的产品。看得出来,他们正在度过一段美好的时光。”
记者又问:“如果满分是十分的话,您觉得去年自己所作出的决策和执行的情况能打多少分?”巴菲特回答说:“我想恐怕是让我们的股东来评价我的表现更为合适。每年我所做的就是尽可能的做好。这是我所能做的,我不为犯错而过分担心,最终,我尽力做好。明年,我也会尽我所能。我不花太多时间给自己打分。”事实上,如果真让股东来为巴菲特打分,股东们打出的分数也会相当高,因为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能够在上一年度里经受住金融危机的考验,绝大多数的交易都获得了收益。
记者问巴菲特:“跑输大盘对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所秉承的价值投资理念是否一种挑战呢?”巴菲特听后回答说:“我对此也不是很担心。我们的股票有那么几年的时间会超过整个市场,也有那么几年不是很好。如果整体来说,有十五年到二十年的时间我们都是优于整个大市的话,那么我们的工作就算不错。”
其实,如果我们纵观巴菲特的投资业绩,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盈利特征是:在金融市场向好的几年中落后于市场平均水平,然而一旦遇到经济大幅震荡,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一定会大幅超过市场平均水平。例如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严重亏损的2008年,亏损幅度达到了9.6%,巴菲特虽然亏损,但却以27.4%的优势战胜市场。又如1999年时,巴菲特坚持不投资他所不熟知的网络科技股,他认为这样的投资是高风险的,他的决定导致1999年成为巴菲特历史上投资业绩最差的一次。然而在网络股泡沫破灭后,股市连续三年跌幅超过50%,可巴菲特却在这三年赚了10%,这意味着巴菲特以60%的优势高于大盘。
巴菲特也曾表示,随着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规模的扩大,公司跑赢大盘的能力已大幅削弱,这种趋势还可能会持续下去。但巴菲特还是很冷静客观,他说:“价值投资目前运作得还不错,显然运作小额资金要比运作大额资金运作得更好,我的工作在于要在长期的时间段内做好,正如我说的,如果我在长期之内,不能做好,那他们应该另觅其他人来坐这个位置。”看得出来,巴菲特看重的是公司能够安全稳定地获益。
巴菲特的这些投资事例都说明他的投资防守要优于投资进攻,与巴菲特相比,很多投资者在光景好的时候会大赚一笔,表面上看比巴菲特赚的多,然而一旦遇到经济下滑,盈利会在瞬间化为乌有,甚至亏损得债台高筑。
2007年巴菲特第一次面对《经济半小时》的记者时就曾指出:赚钱应是一个稳定渐进的过程。巴菲特说:“赚钱不是明天或者下个星期的问题,而是你是买一种五年或十年的时候能够升值的东西,不难去描述,有些人发现真做的时候很难做到,很多人希望很快发财致富,我不懂怎样才能尽快赚钱,我只知道随着时日增长赚到钱。”
人们不会忘记2008年的金融海啸,巴菲特果断拿出五十亿美元购入高盛优先股,这样的做法既为当时风雨飘摇的美国资本市场打了一剂强心针,又给他执掌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带来了丰厚利润——每年五亿美元的股息收益。在投资高盛五十亿美元之后,就像巴菲特所说,“每当秒针‘嘀嗒’一声,高盛就要付给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15美元。”
在高盛被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涉嫌欺诈之后,巴菲特的回应成了股东们关心的焦点问题。在2010年伯克希尔·哈撒韦股东大会上,巴菲特就这一问题详细阐述了他的观点,他认为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有失偏颇,并对高盛表现出支持的态度。巴菲特的这个表态马上引来许多猜测,很多人都认为巴菲特是为了保护自身投资利益而不惜把信誉作为赌注。大家猜测的同时,都在心中抱有疑问:股神巴菲特为什么要在质疑中坚守他对高盛的支持呢?
针对这件事,有记者问巴菲特:“您公开支持高盛,是帮助他们的一种方式吗?”巴菲特回答说:“因为我相信高盛。美国证券交易委员提出了诉讼,但并不意味着就一定是对的。根据我目前所了解的,我觉得高盛在那笔交易中的行为没什么问题。”记者紧接着问:“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的指控会影响到高盛信誉,您对此是否担心?”巴菲特听后回答道:“指控对高盛有一些负面影响。你不能一下子把这么多关注集中到一家公司,不管最终结果怎么样,都会有一些影响。不过另一方面来说,高盛集团拥有一个悠久的历史,在过去也遇到过艰难时期,但是他们都克服了,股价也会反弹回到原来的高位。”
华尔街有着众多的公司,在这所有的公司中,伯克希尔和高盛一直是“铁杆”关系,从几十年前开始,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的很多业务都是通过高盛完成的。对于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指控高盛事件中巴菲特所做出的表现,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解读,但不管这件事最终结果如何,巴菲特都抱有毫不迟疑的态度,并传达出这样的信息:只投自己看准的企业,一旦投资,就坚信自己的判断。
对于华尔街的投资银行及金融衍生品,巴菲特又是如何看待的呢?巴菲特曾这样说:“投资银行依然会很庞大。一个国家要进步,资本的分配应该带来更多新的功能,金融创新会继续有。金融衍生品,一些是纯粹的赌博,一些对经济很有作用。问题是要区分哪些是对经济有利的,并最小化那些纯赌博的。”巴菲特还说,“我认为货币全球范围来讲,不管是美元还是欧元,英镑,总体来讲都会贬值。我指的是它们的价值,而不是指它们之间的关系,只是讲它们的价值的话,通常指去买食品、住房那类的物品。我认为币值普遍会下降,我不确定人民币会如何,但我认为全球很多货币很可能会贬值,钱不值钱了,能购买的东西少了。”
金融危机是可怕的,它的影响力几乎波及每一个人的生活,人们总会从各个角度反思它的起因,并思考如何避免下一次泡沫危机时的巨大损失。巴菲特是这样看待泡沫危机的:“我们还是会看到泡沫的,人们总是会走过头的,每个人都会,但当大家同时走过头的话,我们就会看到泡沫从房地产到网络热,以后还会有别的。人类的思维方式决定了我们会对周围人们的情绪和行为有所反应。当我们看到别人靠卖贝壳,卖花苞,可以赚钱时,我们就会想自己也可以同样的赚钱。如果能够在别人狂热的时候,自己保持冷静,当然最好。但问题是人类的思维就是在那种时候,只有非常少的人,能够看清未来,但没有人会注意他们,听他们的。所以泡沫还会出现,但并不意味着世界末日了。”
有记者问巴菲特:“个体投资人除了购买股票之外,还应该做些什么?”巴菲特回答说:“你要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对你自己进行投资。如果你提高你的才能,就能发生很大的变化。当我和学生们谈话时,对着年轻人,我总是鼓励他们投资自身的技能。如果他们能够学到更多,能更好地沟通,不管今后如何,没有人能从你身上拿走这些本领,通货膨胀也不能,没有人能!你会有一个更好的资本,所以最好的投资就是你用尽全部解数对自己做投资。”
记者又问:“一个出色的投资者都需要具备哪些素质呢?”巴菲特回答说:“我觉得可以学习分析一个公司,还有一些潜质素质,两者都重要,有些人在某方面有天赋,但是你还是可以学习很多东西的,你必须控制你的情绪,如果你是一个情绪化的投资者一定是失败的投资者。”
很多人都非常崇拜巴菲特,巴菲特也非常愿意分享他的投资理念,但他还想要告诉所有投资者的是:千万不要盲从任何人,包括他本人。巴菲特说:“要有逻辑性的思考,这对于别人也是同样的道理。所以我并不在意别人如何评价投资的,我只关心交易本身,我尝试去了解,我尝试去思考这单交易在十至二十年后会是什么样子,以及它的预期,如果我觉得不错,并且价格也有吸引力,我就会购买它。”
通过巴菲特的经历,我们可以看到,巴菲特的智慧在于充分重视投资的安全边际,追求不亏损。就像他在各种场合多次强调过的那样:“我首先会关注任何投资失败的可能性。我的意思是,如果你肯定不会亏钱,你将来就会赚钱。这正是我们一直做得不错的一个原因。”
年轻的投资者往往缺乏经验和阅历,那么在以后的投资中,就更要学习巴菲特的严谨态度,不盲从,不冲动,时刻保持冷静的头脑和理智的分析。也许十年后,你就是下一个股神巴菲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