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众所周知,巴菲特有着“股神”之称,所谓“股神”,就是说巴菲特在人们心中就像神仙一样,投资哪支股票,哪支股票就会涨。巴菲特是杰出的证券分析大师,是高超的选股能手,这一方面来源于他的聪颖天资,另一方面来源于他后天对数学运算的精算能力以及刻苦钻研的意志。然而,人们对巴菲特的投资了解还只是冰山一角。
巴菲特的一生都有极其规律的生活习惯,即使到了晚年也是如此,对待工作和生活从来是一丝不苟和严谨认真的态度。人们总能在阳光明媚的清晨看见82岁的巴菲特跨出已经住了五十年的三居室,然后钻进汽车,驶向公司,然后在八点半准时到达办公室。到达办公室紧接着就是读五份报纸:《华尔街日报》《纽约时报》《金融时报》《华盛顿邮报》《奥马哈太阳报》,在读过五份报纸之后,他开始看那成堆的公司年报和季报及股东报告。另外,他每天的日常工作还包括打一些常务电话和交易股票。巴菲特的成功也从侧面告诉年轻人良好习惯的重要性。
每天下午五点半,82岁的巴菲特会和朝九晚五的上班族一样按时下班,然后回家吃一顿简单的晚饭,他的晚饭一般是一个汉堡或是一道猪扒。晚饭过后,巴菲特会做一些延续了一生的消遣活动,那就是拿着一包爆米花坐在电视机前看电视。巴菲特的一天就是这样平民化和普通,人们可能很难想到,这就是股神的生活,人们可能也不会想到这个82岁按时上下班的小老头就是巴菲特。
在2009年的《福布斯》世界富人排行榜上,巴菲特2008年的净资产为370亿美元,排名世界第二位。这样的财富来源于他对公司方向的正确领导,从1964年至2006年的四十二年间,他带领他的公司每股资产净值从19美元涨到70281美元,年均增长21.4%,其股价更是从几美元一路上涨到12700美元。这样的成绩使得巴菲特的公司几乎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质量最高的投资者俱乐部。
让人印象深刻的是2006年的巴菲特股东大会,那天共提出五十多个问题,在这些问题中,有一个问题来自一位自称“第一次来参加股东大会”的十岁女孩,她问巴菲特,“你觉得一个十岁的投资者怎么做投资最好?”小女孩的这个问题让在座的人都笑了并开始鼓掌。巴菲特听到这个问题后,想起他11岁开始买股票的情景,他表示,现在想起来觉得自己还是开始得有些晚。
回忆起小时候,巴菲特想起他八岁就问过父亲关于债券投资的问题,从小他便有着一个优秀投资者的敏感和极强烈的获胜欲并着迷于投资游戏。在巴菲特看来,这些投资游戏不只能带给他收益,还能带给他享受感和乐趣。当巴菲特清晨醒来时,或还在半梦半醒之间,他想到的第一件事就是那些研究过的股票,或者是那些考虑要卖掉的股票,又或者是他们的投资组合将面临的最大风险是什么以及如何规避这些风险。
由于巴菲特把精力都集中在投资方面,他的生活通常会陷入困境,有时候只想着投资而忘记打理自己。毕竟人的精力都是有限的,巴菲特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者往往会专注于某一领域或是某一行业,及早为他的事业做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