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第十节
一只雪茄带来的启示与动力

巴菲特进入证券行业,有他的家庭引导因素,因为他的父亲就是一个股票经纪人,当然除此之外,还有对金钱的渴望。

1931年,巴菲特的父亲霍华德工作了四年的联合银行倒闭了,这也就意味着他失业了,那时的小巴菲特只有一岁,他三岁的姐姐也还很小。霍华德不但失了业,还失去了存在那家银行的全部积蓄,以后可怎么生活呢?!

当时的就业压力非常大,只有一个办公室打杂人员,就有几百个失业的白领排队应聘,看到这种情况的霍华德想到,既然找不到工作,还不如干脆自己当老板。

霍华德在失业不到两个星期的时候,就和两个朋友一起创办了一家证券经纪公司,然而那时股市刚刚大崩盘,根本没有人想要买股票。于是,霍华德想到可以先从亲戚朋友的生意做起,专门推销一些最稳健的公用事业股票和市政建设债券。令他意想不到的是,在有史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中,他只求一搏的小公司开业仅仅一个月就赚到了400块的佣金,并且在这之后,公司业务越来越好。

四年后的霍华德买上了一辆新的别克,这在当时简直成了豪车。又过了一年,霍华德又买了一块地,盖了有两层楼的独立别墅。在他创业的第五年,他就跻身于美国中产阶级中的上层。霍华德的成功,对小巴菲特有了极大的影响,这让小巴菲特看到:真是就业不如创业啊。

在巴菲特十周岁的时候,霍华德带着小巴菲特来到纽约,拜访了高盛的老板温伯格后,又带他到纽约证券交易所参观,这些经历对后来股神的成长都有着很大影响。那个时候并没有电脑无纸化交易,全是人工操作。当小巴菲特看到那些穿着红马甲的交易员大声喊叫报价的时候,当他看到工作人员来回奔跑忙碌的时候,他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小巴菲特恍然大悟,原来自己家乡的那些小证券公司营业部里收到的股价都是在这个交易所的吵吵闹闹中产生的。

那天中午,霍华德带着小巴菲特在交易所里和一个叫莫尔的荷兰人吃午餐,正是这个叫莫尔的荷兰人的一个举动,启发并影响了巴菲特。莫尔是交易所的会员,有交易席位,当他吃完午饭,随意一招手,马上出现一位侍者,端了一个托盘过来,托盘上摆放着各种各样的烟叶。莫尔随便一指,选定一种,侍者马上给他卷成一只大雪茄。

看到这个场景,小巴菲特心生羡慕,心想:这个人一定有很多钱,竟然有专门的侍者给他卷雪茄,当时可是经济大萧条时期,大街上有成百上千的人连工作都找不到,饭都没得吃。想到自己父亲做的是小证券经纪公司,可即使这样,他们家也成了家乡奥马哈小城的有钱人,在经济如此不景气的时期,小巴菲特的同学家里都越来越穷,只有他家却越来越有钱。这时巴菲特对金钱的一种渴望在悄悄萌生。

小巴菲特的这次纽约之行看到了美国最大证券公司高盛的老板温伯格,他有着那么豪华的办公室;又看到了莫尔先生,肯定是做股票赚了好多钱,才能专门雇人给他卷雪茄。这次的纽约之行和一支雪茄影响了巴菲特一生的道路:他决定进入证券行业。

人们总会说:做证券,最赚钱。然而,这个行业里的钱却像沙一样,有的人握不住,有的人能握住,就看你如何抓住机会。

就像巴菲特说的那样:“钱可以让我独立,有了钱我就能做任何我想做的事。我最想做的事就是自己当老板,我不想听任何人的使唤。对我来说最重要的是,每天都能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众所周知,投资理财一个很重要的原则就是不熟不做,如果是决定要做的投资,一定不要吝惜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投资对象,我们对风险和收益应作出全面的衡量和比较。股神巴菲特在多年的投资中始终坚持不熟不做的投资原则,他自觉远离那些让自己感到能力范围内无法把握的投资品种,即使是那些看上去有很高收益但对他而言完全不熟悉的。连股神尚且如此谨慎,更何况是我们,一般投资者绝对不能随便投资那些自己完全陌生的所谓高收益投资对象!

很多人都发现,股神巴菲特重仓锁定集中持有的股票绝大多数都集中在金融、消费品、传媒等日常生活中的领域,而可口可乐、华盛顿邮报、吉利刀片、富国银行所经营的几乎是每日所见的常用产品。另外,巴菲特通常投资的那些都是现在的经营方式与五年前甚至十年前几乎完全相同的企业。

多年来,股神巴菲特在动荡的股市局势中始终能够笑傲江湖,这说明他的成长几乎一直在坚持正确的方向,这些都是他不熟不做原则的集中体现。 yeBOn+KMKN9U7vgOdVyVCnTiAa7VUPNAgcuBcuqkN/UmYaEv+YIjuPSFyhtBUWt4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