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买
下载掌阅APP,畅读海量书库
立即打开
畅读海量书库
扫码下载掌阅APP

哥本哈根:绿色之道

作为丹麦首都、丹麦最大城市及最大港口,坐落于丹麦西兰岛东部的哥本哈根,与瑞典的马尔默和厄勒海峡相望。它是北欧最大的城市,也是著名的古城。作为丹麦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哥本哈根整座城市面积为97平方公里,人口67.2万。高等学府有哥本哈根大学(1479)、丹麦理工大学、丹麦工程学院、皇家音乐学院和美术学院(1754)等。

2000年,厄勒海峡大桥完工后,哥本哈根与瑞典的马尔默可通过车辆和铁路往来,促成了两地人力资源相互交流,每年利用厄勒大桥的通勤人数不断增加。此外,大桥通车后也让两座城市之间形成北欧地区最大的城市群。

2008年,《Monocle》杂志将哥本哈根选为最适合居住的城市,并评价哥本哈根为最佳设计城市。哥本哈根被评为全球城市分类第三类世界级城市。此外哥本哈根被列为设置企业总部的理想城市第三名,仅次于巴黎和伦敦。

哥本哈根意为商人的港口。英语的名称来自低地德语Kopenhagen,中文译名也由此而来。它是北欧的大门。至今仍是重要的港口城市,整个城市洋溢的浪漫气息迷倒了所有前来旅游观光的人。

哥本哈根市容美观整洁,市内新兴的大工业企业和中世纪古老建筑物交相辉映,使整座城市既富有现代化的都市气息,又具有古色古香的历史特色。

主要景点介绍

五月晴光照太清,四郎岛上话牛耕;樱花吐艳梨花素,泉水喷去海水平。湾畔人鱼疑入梦,馆中雕塑浑如生;北欧风物今观遍,民情最美数丹京。郭沫若在游遍北欧诸国之后曾经写下这样一首赞美哥本哈根的诗。诗中虽寥寥数语,却道出了哥本哈根阳光明媚、春暖花开,美人鱼雕像在海边静静冥思,栩栩如生的动人风情。哥本哈根是一座集古典与现代于一体的城市,不仅充满活力、激情,而且充满艺术气息。安徒生在哥本哈根度过了他的大半生,他的众多著作都是在这里进行创作的。哥本哈根集聚着充满童话气质的古堡与皇宫、乡村与庄园。

人们称哥本哈根为北欧的巴黎,因为这里与巴黎有许多相似之处,有许多宫殿、城堡和古建筑。城市充满浓郁的艺术与历史气息,阿肯现代艺术馆、路易安娜现代艺术馆、国家博物馆等众多艺术博物馆。从古老的古典艺术,到缤纷的现代艺术,都能在这里找到丰富的展示。齐聚着古老与神奇、艺术与现代、自然与人文、激情与宁静,这就是哥本哈根,一个迷人的国度。

1.美人鱼像

美人鱼像是哥本哈根的标志性雕像,取材于安徒生童话《海的女儿》。故事描写海王最小的女儿爱上了人世间的一位王子,为了能与王子相爱并结为终身伴侣,她离开了自己的家庭,交出了自己优美动人的声音,每天忍受着痛苦。可是王子最终未能和她结婚,因为国王为王子选择了邻国的公主。在王子成亲的第二天,随着太阳的升起,美人鱼成了泡沫。铜像的神态表现了美人鱼思念着她眷恋的王子,也思念着她的亲人的感情。她凝视着陆地上的人类,希望成为他们中的一员,但最终未能如愿以偿,因而感到忧伤和痛苦。

美人鱼像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东北部的长堤公园。远望这个美人鱼,她坐在一块巨大的花岗石上,悠闲自得;走近这座铜像,您会看到一个神情忧郁、冥思苦想的少女。铜像高1.5米左右,基石直径约1.8米,出自丹麦雕塑家埃里克森之手,由嘉士伯啤酒的创始人雅格布森出资,于1913年完成。当初有一天,雅格布森在皇家剧院观看完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后,深受感动,产生了要为美人鱼制作一座铜像的想法。他感到安徒生的童话在艺术中已有芭蕾舞、音乐及油画等形式。却唯独缺少一座雕像。于是雅格布森就同雕塑家埃里克森商量,希望埃里克森用雕刻艺术来表现美人鱼。雅格布森还为此邀请埃里克森观看芭蕾舞剧《海的女儿》。埃里克森从芭蕾舞剧中获得了灵感,并构思了铜像的形态。

当时有种说法:芭蕾舞剧的女主角艾伦-帕丽丝是埃里克森雕塑美人鱼的模特。其实,事实并非如此,埃里克森是把他的妻子作为模特,雕塑成了这座美人鱼铜像。

美人鱼铜像从1913年在长堤公园落成至今,已有超过100年的历史。她吸引了无数的游客。人们流传着这种说法:不看美人鱼,不算到过哥本哈根。美人鱼铜像已成为哥本哈根的标志。

2.杰芬喷泉

在朗厄里尼一条幽静的林荫路上,还有一座非常壮观的“杰芬喷泉”。喷泉中间是一组雕塑群,建于1908年,同为嘉士伯捐助。花环形的水池中央,竖立起一座巨大的圆石墩,石墩底部的四周喷射出瀑布似的泉水。石墩上面,一位半身袒露的女神,右手挥舞着长鞭,头发随风扬起,面部表情十分刚毅果敢。她驾驭着四头强壮的牛正垂头猛力拉引。雕像表现的是有关哥本哈根所在的西兰岛的神话故事。传说女神杰芬得到国王戈尔弗的许可,国王同意在他的地盘上(如今的瑞典)挖一块地给她。但国王只给她一天一夜的时间,挖多少算多少。杰芬把自己四个儿子变成四头牛,奋力将挖出的土地拉往海上,于是形成了如今的西兰岛。而瑞典失去的土地就成了维特恩湖。丹麦著名雕塑家彭高根据这一传说,花费十年时间塑造完成了这座引人注目的青铜雕塑。

3.蒂伏利公园

蒂伏利公园是哥本哈根最古老的游乐园,紧邻火车站,1843年开始对外开放。公园最初只是用来进行聚会、歌舞演出的地方。经过上百年的不断建设,如今的蒂伏利公园已成为北欧最著名的游乐园。公园里有各种娱乐设施,有各种表演的露天剧场、剧院、电影院、音乐厅,以及北欧最大的动物园和水族馆。园内还有一座中式的楼阁建筑。夏季的每个周六的晚上还有焰火表演。

4.市政厅广场

市政厅广场位于哥本哈根市中心,步行街的另一头与国王新广场遥遥相对,是哥本哈根最大的聚会广场、四通八达的交通网络中心、最古老的商业市场。每到傍晚,许多商贩在广场摆上货物,向游客们兜售。其中大多数商贩来自厄瓜多尔、秘鲁等国。

广场上最主要的建筑建于1892—1905年,由建筑师马丁-纽阿普设计,结合古代丹麦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风格而成。富丽堂皇的市政厅大厅面积1500平方米,主要用于结婚典礼和官方接待。市政厅正门上方挂着哥本哈根的创建者及奠基人--阿布萨隆大主教镀金塑像。

市政厅正门左侧是伟大的童话作家安徒生的雕像。他手捧着童话书,侧头望着对面的公园。到访的游客都要与童话大师合影握手,沾染一下大师的气息。

市政厅的钟楼高105.6米,登上这座钟楼,人们不仅可以俯瞰整个哥本哈根的市容,而且在钟楼门的上方,还可以看到著名的“世界钟”。该钟有13套机械装置同时运行,显示全球各地时间以及各种天文时间。

广场上神牛降龙的喷泉建于1923年,旁边是丹麦的零公里公路里程碑,表示所有距哥本哈根的距离都从这里开始测量。

丹麦的许多重大活动都是在市政厅广场举行的。1945年5月,10万人聚集于此,庆祝丹麦从德国的占领中解放。1992年夏天,丹麦国家足球队获得欧洲冠军时,也有10万人在此进行狂欢庆祝。

5.克里斯蒂安堡

克里斯蒂安堡最早是国王克里斯蒂安六世为了享乐,将旧王宫(哥本哈根宫)夷为平地,在此基础上建造的一座华丽舒适的新王宫,克里斯蒂安堡由此得名。其建筑具有欧洲18世纪洛可可式的建筑风格。从1849年起,克里斯蒂安堡开始用作国会场所。现在的克里斯蒂安堡是丹麦议会、高等法院和政府办公的地方,所以也称克里斯蒂安堡为会议大厦。现在克里斯蒂安堡中一部分是丹麦皇家迎宾室。顾名思义,丹麦皇家迎宾室是丹麦皇族成员用来进行接待活动的。女王接见各国驻丹麦大使、在新年时接受皇家新年致辞并会见来访的重要外国领导人等活动都在这些房间举行。皇家迎宾室的装修非常豪华,里面收藏了许多珍贵的艺术品,其中包括许多20世纪初世界著名艺术家的作品。皇家迎宾室分为巨人厅、国王阶梯、皇冠室、弗雷德里克室、皇家宴会厅及女王私人藏书馆等许多小房间。克里斯蒂安堡外面的广场叫克里斯蒂安堡广场,广场中间是瑞典国王腓特烈七世的雕像。广场旁边是建于1619年具有荷兰文艺复兴风格的古交易所。

6.国王新广场

国王新广场是哥本哈根主要的交通要道,是通往著名的哥本哈根步行街的入口。广场中间是广场创建者克里斯蒂安五世国王的骑像,它建于1688年,被称为“国王之马”塑像也成为广场的标志。广场内有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皇家剧院、皇家艺术学院、夏洛特堡宫等著名建筑。

相传,童话大师安徒生与国王新广场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在他年轻时曾在广场的酒窖街20号住过。后来他又在位于酒窖街上的北方旅馆长期租了几个房间。安徒生还与一个摄影师一起在17号租了两个房间。所以,这个广场中有着多处安徒生的故居,想象着他就是在这里创作出了众多童话故事。

国王新广场中有一座巴黎风格的建筑物,这是一家已有100多年历史的大商场,即著名的玛格森商场。商场南边的街道就是酒窖街。这条街上的6号是一座很有趣的房子,房子的主体是中世纪建成的汉斯国王的酒窖,房子的地下室是丹麦最好的饭店之一的汉斯国王饭店所在地。

皇家剧院在1870年建成,丹麦皇家芭蕾舞团就在这里演出。皇家剧院正门入口处有两座雕塑,左侧是浪漫派诗人亚当-欧兰施拉尔,他以民族主义诗作著称,也创作浪漫派悲剧作品。右侧则为剧作家路维-郝尔拜,其喜剧和讽刺剧演出至今仍深受观众喜爱。

皇家艺术学院建筑的前身是克里斯蒂安五世国王的王后夏洛特-爱玫丽所居住过的夏洛特堡宫。今天,在这座广场最古老的建筑物内,正培育着众多未来的舞蹈家、雕塑家和建筑师。

7.新码头

虽然叫新码头,实际上新码头已是有330多年历史的古运河河道。当时为了使船载货物直接抵达国王新广场而开凿。如今新码头的岸边有五颜六色的房子,保留了原有的建筑风貌,曾吸引无数名人在此居住过。安徒生曾在20号居住过,并在此写出了他的第一部世界著名童话故事。如今虽然新码头的帆船已经无法驶出运河,但成了哥本哈根一道独特的风景线,加上岸边热闹的餐馆、酒吧和咖啡馆,新码头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光。特别是在夏季的晚上,更是热闹非凡。

8.大理石教堂

大理石教堂也叫佛瑞德里克教堂,大理石教堂位于哥本哈根市丹麦王宫广场对面,阿美琳堡王宫广场西面,是丹麦最大的圆顶教堂。大理石教堂是1749年为了纪念奥尔登堡皇族统治丹麦三百周年开始兴建的,因经费的原因,于1894年完成。

教堂奠基仪式是由佛瑞德里克五世国王在1749年10月31日主持举行,但是因为资金的短缺和建筑师艾基特福德于1754年去世,使得建筑工程停滞,最初的设计方案也被丢弃。于是,这座教堂的建设工作一直没能正式开始,工程进度上的停滞让尚处于废墟的工地保留了近150年之久。

现在我们所看到的这座教堂是由费迪南德-迈尔达赫设计,卡尔-佛瑞德里克-蒂根负责筹备资金而建成的,教堂于1894年8月19日开放。

围绕大理石教堂四周的底座和上层栏杆上装饰有32座雕像,都是圣经中著名人物和神职人员。教堂内部呈圆形,高大的拱顶直径达31米,高40米。拱顶上装饰有12幅描绘耶稣十二使徒的天顶画。圆顶被安置在12根圆柱之中。这一设计灵感可能是来自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

大理石教堂是丹麦少数的几个圆顶教堂之一。与阿美琳堡王宫混为一体,互相衬托,给哥本哈根增色不少。

现在,大理石教堂每天都向公众开放。而且,这里还是哥本哈根很多新人举行婚礼的理想场所。

当您步入教堂,您会惊叹于屋内巨大的圆顶。教堂整个内部的装饰与绘画庄重、大气、威严、高贵,充满神圣与崇高的感觉。在里面,你会觉得自己的渺小,静静欣赏及领略宗教的不朽、庄严与神圣。

在教堂外围的建筑顶部,有很多高大的人物雕塑,为教堂增添了不少的庄严与华贵,使得建筑更具有美感和历史的沧桑感。教堂与皇宫的整体布局对称而和谐,使这一片建筑充满了皇家气派与氛围。

9.阿美琳堡

阿美琳堡王宫位于哥本哈根市区东部欧尔松海峡之滨,是丹麦王室的主要宫殿。阿美琳堡宫由四座相同样式的建筑组成,现在是丹麦王宫所在地。丹麦女王每年多半时光在这里度过。

18世纪中叶,王宫位于克里斯钦堡内。在规划阿美琳堡宫所在地的城区时,腓特烈五世国王决定在这里建造一个新的中心。为此,他把这块地皮送给丹麦的四大贵族,要求他们必须在这里各建一座外观完全相同的宫殿。

阿美琳堡宫殿是由著名建筑师尼古拉-伊格维设计的,经过紧张的施工,四座宫殿于1754—1760年期间相继建成。根据设计,这四座宫殿的前面形成了一个八边形广场。1768年,法国雕塑家萨利制作的克里斯蒂安五世国王的骑马铜像被安放在广场中央。当时,宝隆洋行还用对华贸易赚取的金钱,为铜像修建了围栏。后来,这四座宫殿一直由贵族居住。1794年,克里斯钦堡被大火焚毁,王室决定移到阿美琳堡四宫殿。自那以后,此处一直是王室的住所。现在,每当女王玛格丽特二世住在王宫时,其所在的建筑物上便会升起丹麦国旗。

每天中午12点,在阿美琳堡广场上会聚集许多人,他们大多是外国旅游者,在这里等着观看王家卫队换岗仪式。守卫在王宫前的王家卫队士兵个个都是1.90米左右的个头。他们头戴熊皮帽,身穿古军装--黑上衣(节日时穿红上衣)、金纽扣,蓝裤子、白条边、大皮靴,身前交叉着白背带,身后挂着剑。两个卫兵面对面地或并排一起地从王宫大门的这一头走到那一头。然后又180度转身往回走。每天中午12点,王家卫队的军乐队奏乐,走在前头,后面跟着卫队士兵,从兵营整队来到王宫广场,把上午站岗的卫兵替换下来。他们威武雄壮、严肃认真,整个场面十分壮观、热闹。遇有重大节庆,卫兵们会穿着盛装制服,加上骠骑兵团游行,场面会更加红火。王宫前,除了外国旅游者外,还常常夹杂着手持丹麦国旗的小学生,整个王宫广场水泄不通。阿美琳堡王宫成了丹麦首都哥本哈根的重要旅游景点之一。 HHQxCVu/K3caKzQVAuf9puMdC5a/1g7Y2CDuAwDNEWo1KaB2Rce7vfE96H9H74CM

点击中间区域
呼出菜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