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年间,威尼斯最精华的建筑物鲜有改变,它拥有让全世界为之陶醉的水都景致,以及错综复杂的水道、建筑艺术极致的圣马可广场和大大小小的咖啡店。但是,你可能不曾想到,这座你垂涎已久的城市,几十年后可能会成为一座水下城市。威尼斯因水而生,因水而美,享有“水城”“水上都市”等美称,是一座美丽的水上城市。但是据说威尼斯已经下沉了很久,海平面上升让情况变得更加严重。长年的水患不断冲蚀威尼斯城的地基,地层每年下沉0.5厘米,而且正面临着洪水的侵袭、地面下沉和环境污染等威胁,近年来曾发生圣马可广场被洪水所淹的现象。威尼斯与亚得里亚海仅有一道沙堤相隔,海水回灌现象正威胁着它的存亡,更何况还有全球都面临的海平面上涨。比楼房还要“高大”的游轮满载着世界各地的游客来看望这正在消失中的城市,然而,这样大的游轮驶过,对水城本身也是很大的威胁,水流导致泥沙的流失更加严重,相比之下帆船可是环保多了。在1900年,威尼斯市中心最大的广场——圣马可广场每年只会被水淹上10次,但如今,圣马可广场每年至少要被洪水淹上100次!若不加以抢救,预计在本世纪中叶威尼斯将完全被海水淹没。
专家警告说,如果气候变暖趋势持续,未来几十年内威尼斯将面临被水淹没的危险。
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在布鲁塞尔进行了为期5天的闭门会议。来自190个国家的约400名代表,将2500多名专家历时6年撰写的一份长达1572页的气候变化评估报告提炼为21页“致决策者报告梗概”,敦促各国立即采取行动,遏制业已严重威胁人类生存环境的全球升温趋势。
这份研究报告说,未来30年内地中海北部地区的降雨量将增加10%~20%,而与亚得里亚海相连的威尼斯潟湖的水位将继续上升,如此下去,威尼斯将在几十年内消失。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的专家分析说,导致威尼斯水位上升的主要原因有三:第一,威尼斯潟湖湖底因淤泥而上升;第二,因开采天然气,威尼斯附近的岛屿遭受侵蚀;第三,全球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据报道,近年来,威尼斯境内遭水淹的状况频发,为游人所熟知的圣马可广场每年被淹10多次。
这份报告是迄今为止针对全球升温后果最明确、最全面科学的阐述。梗概指出,全球气候已经发生变化。来自所有大洲和多数海洋的观察数据显示,许多自然系统已经受到地区气候变化影响,尤其是温度升高。证据包括冰川消融、冻土减少、鸟类迁徙提前、海水日趋酸化等。造成这种变化的罪魁祸首就是人类活动。报告显示,科研人员采集的作为气候变化诱因的2.9万组科学数据中,90%指向人类活动造成的全球升温。
为了防止不断上升的海平面对威尼斯的威胁,他们花费数十亿欧元开始了一项工程:在威尼斯潟湖与亚得里亚海连接的三个出海口处安装总长度为1600米的移动式拦海堤。拦海大堤由众多巨型钢筋水泥箱组成,这些箱体一般长度为20米,最长的有60米,厚度为12米。他们将在海底挖出一个深12米的槽子,将这些巨型水箱装水躺在槽内,箱体的一端固定在一根大轴上,在海水上涨超过危险水位时,通过充气机将箱内的水排出,箱体的一端在半个小时之内就可以升出水面,将内湖与亚得里亚海隔离开来,阻止海水流入威尼斯潟湖,从而避免大水浸泡威尼斯。大水过后,将空气放出,箱体随着海水充入又回沉到海底。
不过,这终究是治标罢了,只要水位高过箱体的高度,威尼斯就只好彻底待在水下,成为真正的水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