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有横逆骤加,一时大怒,叫号骂詈,致两胁大痛而声哑者,人以为怒气伤肝矣。然而其人必素有火性者,此等肝脉必洪大而无伦次,眼珠必红,口必大渴呼水,舌必干燥而开裂,当急用平肝泻火之药,方能舒其暴怒之气,倘少迟药饵,或药饵不中其病,必触动其气,有吐血倾盆之患矣。急用 平怒汤:
白芍(三两)、丹皮(一两)、当归(一两)、炒栀子(五钱)、荆芥(炒黑,五钱)、天花粉(三钱)、甘草(一钱)、香附(三钱)。
水煎服。一剂而气少舒,二剂而气大平,三剂痛如失,不必四剂也。
盖肝性最急,怒则其气不平,用芍药平其气也,甘草缓其急也。肝气既平而且缓,而后可散其气而泻其火矣。当归辛以散之也,荆芥引而散之也,栀子、丹皮凉以泻之也。然而徒散其火,而火为痰气所结,则散火而未能遽散,故又加香附以通其气,加花粉以消其痰。君臣佐使,无非解纷之妙药,怒气虽甚,有不自知其解而解者矣。或疑药剂太重,凉药过多,讵知其人,素系有火,又加大怒,则五脏无非热气,苟不用大剂凉药,何以平其怒而解其火哉。
此症用 平怒散 亦妙。
白芍(一两),丹皮(一两),当归(五钱),炒栀子、牛膝(各三钱),甘草、柴胡、广木香(各一钱),枳壳(八分)。
水煎服。一剂轻,二剂愈。
人有跌扑之后,两胁胀痛,手不可按,人以为瘀血之作祟也,用小柴胡汤加草龙胆、青皮等药而愈。次年而左胁复痛,仍以前药治之,不能取效。盖瘀血存于其中,积而不散,久而成痛也。夫小柴胡乃半表半里之药,最能入肝以舒木,而胁正肝之部位,宜乎取效而不效者,以小柴胡止能消有形之活血,而不能散有形之死血也。血活易于流动,行气而瘀滞可通,血死难于推移,行气而沉积不化,必用败血之药以下死血,而痛可除也。方用抵当丸,以水蛭、虻虫有形之毒物,庶易下有形之死血耳。服一剂,必便黑血而愈,愈后乃用 四物汤 加减而调理之。
熟地(一两)、白芍(一两)、丹皮(三钱)、川芎(一钱)、当归(五钱)、三七根末(三钱)。
水煎服。四物汤补血之剂也,既下死血,何以又补其血乎?不知血死既久,在肝经则肝血已无生气,若不补其血,则肝舍空虚,未必不因虚而成痛,惟补其血,则死血方去,而新血即生,肝气快乐,何至有再痛之虞乎。然则补血可也,又加三七根以止血者何居?恐水蛭、虻虫过于下血,万一死血行而活血随之而下,不徒补无益乎。所以于补中止之,得补之益,而无下之失,始奏万全之功也。
此症亦可用 散瘀汤:
水蛭(炒黑色,为末,一钱),当归(五钱),丹皮、红花(各五钱),甘草(一钱),生地(三钱)。
水煎服。一剂即愈。